商界有一個潛規律,對,是規律不是規則,這個潛規律就是,誰先提出合作,誰就會吃虧一些。
這個規律不一定對,但多少會影響一部分人的想法。
正常值一百塊的東西,如果是買方先問價,那賣方可能會叫到二百塊。
如果是賣方大聲吆喝,往往是因為賣不掉,所以得叫個五十八十才能吸引人。
這跟男女關係也有點像,主動發起追求的一方,有可能被人看輕,被追求的一方,反而可以保持矜持,想吊人胃口就吊人胃口。
扯遠了。
就眼前這個局來說,陶慕邊陶總是主動示好的一方,按道理胡曉峰處於有利位置,可以悠著來。
但胡曉峰並沒有這樣的壞習慣。
如果對方陰險,他會耍心機,但如果對方有誠意,那胡曉峰也不會吝嗇。
關於影視改編,逐芳已經拒絕過好幾家小公司,但不等於胡曉峰非要一步到位,直接找國家級的影視公司。
關鍵還是看誠意,不要總想著佔逐芳的便宜。
陶慕邊這家公司也不算大,雖然是市級公司,但主業並不是拍攝影視,論其在影視圈的資質,遠沒達到胡曉峰的理想標準。
但陶慕邊有一點很好,他並不會因為逐芳是縣級公司,就抱著欺負土包子的心態壓價。
相反,陶慕邊提出的價格,是超過逐芳網i當前價值的。
誰也不是傻子,不會無緣無故加價,這筆溢位價格,是因為陶慕邊看好逐芳在省級平臺推薦位的表現,以及逐芳未來的發展。
胡曉峰就一直在等這樣的人。
逐芳網現在缺的是資金,早期越多錢越好,所以最希望就是合作方能夠“超前消費”。
當然,如果再等一星期,逐芳上過推薦位,擁有更好的資料和知名度後,很可能迎來更有實力的影視公司,賣更高的價。
但早一星期拿到錢,能夠多買一些書,對網站整體有巨大的好處。胡曉峰從雛鷹網淘到一批書後,這樣的想法變得更加迫切。
而且說實在的,所有知道訊息的人都期待逐芳在省級平臺再次創造奇怪,但胡曉峰本人反而比較冷靜。
在市級平臺表現那麼好,跟郎世宇那個市漢服協會有很大關係,那麼多主播同時發力,對徐溝市來說算得上現象級了。
然而這些主播放到全省,真是算不得什麼,尤其他們在本地的潛力也耗得差不多了,下週使用同一方法不會再有太大效果。
因此在胡曉峰眼中,上省級平臺之前把i賣掉一兩個,其實是最佳選擇。
正好又遇上了一個不錯的老總。
“嗯,就這麼說定了,先簽我買了一條街的網路大電影版權,如果點播量能夠破二十萬,網劇的版權也籤給你們。”胡曉峰最後確認了一下。
版權交易的具體條件,陶慕邊已經用微信發到胡曉峰手機上了20萬元保底預付,後期分帳逐芳佔10,不過只支付超出20萬的部分。拍成後爭取到的各種『政府』補貼和獎項,視雙方貢獻分成。
另外有一個條件,就是這部劇還得拉上普加羅基金,也就是上次到逐芳來過的那家基金。胡曉峰當時答應了有影視專案會優先找他們合作,得信守承諾嘛。
陶慕邊對於基金也是相當歡迎的,畢竟他家公司不算大嘛。
如此便談成了逐芳第一單影視i改編的生意,是不是挺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