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衛星是有壽命的,也是有意外的。
因此,如果沒有替補,萬一超出了問題,那麼麻煩就大了。
尤其是凡人導航系統的服務物件,是全球範圍的無人駕駛!
這24顆衛星,王凡準備分四個批次發射,第一批次4顆,第二批次8顆,第三批次8顆,最後一批次4顆!
由於所有的技術方案都已經衍生出來,大概一年多的時間,便可佈置完成。只要政策、資金、產能不出問題!
而相應的衛星設計方案,也全部衍生出來了。
比起北斗、gps等存在,凡人導航系統的衛星,體積更小、質量更輕、功能更強大、精度更高,就連壽命也比當下全球最先進水準還高得多!
像是質量方面,平均每顆衛星的質量只有0.5噸,而且他的,最少的也在0.6噸以上,有的甚至超過1.4噸!<,gonass的衛星精度在0.50.7,伽利略在1左右,北斗精度在10左右,而凡人導航系統的衛星精度在±0.01米,就是一厘米!
像是gps,單機導航精度約為10米,綜合定位的話,精度可達厘米級和毫米級。只是民用領域開放的精度約為10米。
而凡人導航,單機定位的精度是1厘米,綜合定位能達到微米級別,完全能滿足無人駕駛的苛責要求!
畢竟就算人駕駛汽車,精度也不可能計算到厘米級別,更何況是微米級別!
當然,要是用於軍事,那就更恐怖了!
壽命,北斗衛星只有8年左右,俄羅斯在10年左右,伽利略在15年左右,而凡人科技的衛星壽命,都在25年以上!
成本方面,gps總共用了300億美金,北斗不得而知,伽利略導航系統需要100億歐元以上。
而凡人導航系統,整下下來,也要150億美金左右,又是一大筆開支!
沒辦法,王凡的要求高,精度高,服務高,費用自然高。
哪怕是大多數都自研,依舊需要這些!
搞定了導航系統,王凡又開始建立了新的模型。
24顆衛星,運載火箭也要搞啊!
王凡以space x的獵鷹9號和獵鷹重型為原型,進行衍生,最終得到兩種運載火箭。
王凡將其命名為星空一號,以及星空巨一!
星空一號,發射至近地軌道(eo),最大載荷35噸;發射至地球同步轉換軌道(gto),最大載荷15噸。
星空巨一,發射至近地軌道(eo),最大載荷80噸;發射至地球同步轉換軌道(gto),最大載荷35噸;發射至火星,最大載荷26噸。
當然,星空一號、星空巨一,荷載量比起獵鷹9、獵鷹巨型都大的多,而且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最大荷載量之下,進行調整。
但要是到了極限,想要再進一步超重,那就容易出問題。
而且不管是星空一號,還是星空巨一,都可以實現再次回收,從而極大的縮減成本。
更重要的,不只是一級火箭的回收,連二級運載火箭也可以回收!
而與之相對,space x目前只能做到一級運載火箭回收。
其他的不管是美國,還是俄羅斯、華夏,暫時都做不到運載火箭回收!
凡人星空,有絕對的優勢!
喜歡科技衍生請大家收藏:()科技衍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