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英特爾,還是臺積電,抑或三星,他們的晶圓廠,無論規模,還是數量,都不是凡人科技可以比擬的。
儘管,之前王凡為了提升產能,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大手筆的收購了30多個晶圓廠。
但依舊不夠,頂多能滿足凡人科技自用晶片的需求。
但現在,王凡還拿下了蘋果的晶片大單,以及華為海思的大單。
因此,現有的產能更是不夠。
要知道,華為海思經過不斷的發展,體量正不斷地向著億級逼近,再也不是那個小打小鬧的海思。
而蘋果更不用說,他的體量,即便是臺積電都不敢保證能輕而易舉地全部接下,除非臺積電拋棄其他合作伙伴,將所有產能,全部用來滿足蘋果。
因此,凡人科技接下蘋果和華為的兩個晶片大單,在普通網民看來,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壯舉,是一個吊炸天的行為。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卻是一個難以實現的目標,甚至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笑話。
畢竟以凡人科技現有的晶圓廠,接下華為的大單,還有可能。
但再加上蘋果,這根本不用想,完全是做夢!
此外,更有人認為,王凡這番行動,不過是做戲,或者權宜之計,認為凡人科技不可能真的接下蘋果、華為的全部大單,最終還是需要分擔給其他晶圓廠。例如英特爾,例如三星。
而王凡這樣做的目的,也不過是暫時地打擊臺積電,影響臺積電的股價罷了!
這也是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沒有徹底和凡人科技翻臉,而是暫時認栽的原因。
因為在他看來整個事情,還有緩和的餘地。
到了年底,凡人科技的晶圓廠產能有限,蘋果、華為的晶片大單必須依靠其他晶元巨頭。
那時,只要臺島省政府和凡人科技的關係緩和,他們臺積電未必不能再分一份大的蛋糕,只是利潤可能少些,會被凡人科技抽取部分作為提成。
這種關係,就像承包工程,一層層外包,一層層抽成,最後到了真正幹活的包工頭手裡,可能並沒有多少利潤,但依舊很多人爭著去做。
沒辦法,這年頭,錢不容易賺。
此外,有的時候,寧可少賠錢,也不能不賺錢。
無論是工廠,還是建築工程的企業,都是這般。哪怕少賺點,甚至略微賠點,都要維持運轉。
因為,一旦停下,想要再重新開始,那就難了,可能連員工都找不到了……
臺積電的處境,也是這般。寧可少賠點,都不能停產。
因為,一旦停產,那就真的離著破產不遠了。
但人算不如天算,如今臺島省政府被外界壓力逼著,真的要反制凡人科技,那兩者之後的關係,能否緩和,誰都說不準。
張忠謀能做的,無非是抱著一點僥倖的希望,希望臺島省政府不要過於死板……
但他不知道的是,到了這一步,雙方几乎沒有任何再緩和的可能,即便是臺島省政府妥協,王凡都要毫不含糊地出手,徹底摧毀臺島的半導體行業!
只是,這一切,最根本的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凡人晶圓廠的產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