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封殺的官方藉口,出口米國禁運產品給伊朗,那更是沒意義的屁話。
先不說事實究竟如何,單是這種立場都沒有任何意義,不過是米國制裁中興的拙劣藉口。
過於關鍵的東西,無論如何。中興都不會出口給伊朗。不重要的,即便出口了也無傷大雅。
或許有人說,米國制裁華夏的中興。那麼華夏就應該反過來制裁米國的蘋果!
這種言論同樣沒有意義。
先不說可不可能,就算華夏真的這樣,幾億華夏果粉會同意?
因此,面對這種窘迫的境地,華夏很難有效的反制。
最終只能透過雙方政府,以及相關的利益企業協商解決。
例如首當其衝的中興通訊和高通等等,畢竟他們在這一問題上站在一條戰線。
即便是歐美企業,為了自身利益,依舊主張放棄對高通的制裁。
關係到切身利益。哪個歐美巨頭會在乎國家立場?國家利益?
不過經此事件,即便最終完美解決。中興通訊都會難逃波折。最起碼股價會發生變化,市值也會隨之縮水。
凡人科技發展。同樣如此。
為了節省不必要的麻煩,不致使米國政府過於敏感,必要時候,凡人科技只能暫時的韜光養晦。
但韜光養晦只能是一時的,大跨步發展才是主旋律。
因此,王凡需要做些運作,使得凡人科技即便大幅度發展,但米國政府又不會做出行動。
或者說不敢,不能!
唯一的辦法,只有行成一種關係,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
這樣的利益共同體,誰都不敢掀桌子玩完。
就像華夏和米國的關係,與俄羅斯和米國的關係,遠遠不同一樣。
為什麼米國敢於比較輕率地對俄羅斯進行各種制裁,而不敢對華夏進行?
原因簡單,俄羅斯發展比較獨,利益領域不容別人滲透,因此米國制裁他們,自身幾乎不受影響。
但華夏卻恰恰相反。
華夏的發現過程,到處都有些歐美資本的背影。
就說華夏最具代表性的bat三巨頭,千度,騰訊,阿里,哪一個背後的沒有歐美大股東,哪一個沒有歐美資本支援?
其他方面同樣如此,甚至很多米國巨頭都離不開華夏!
因此,一旦米國對華夏實行全方位的經濟制裁,那便是動了米國資本財團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