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島上徹底是充滿了味,無力阻止的學者,只好帶著自己的研究資料、成果,在自己控制的傀儡海族的掩護下,悄悄地離開的研究所,躲到島上安靜的地方,靜觀其變。
因為身為導師的學者,在這個衝突事件中的不作為,讓島民和絕大多數弟子感到寒心。
甚至有人趁『亂』提出,學者根本就沒有把他們當回事,他們只是學者為了自己研究,而刻意招收的棋子,要是沒有了利用價值,隨時隨地都可以用來拋棄。
這樣一來,學者就再次成為眾矢之的,被推向了風口浪尖。
沒過多久四處逃避的學者,便被海王閣高層找到,並將他監禁了起來。
此刻的學者非常的無奈,卻也看清那些『騷』動背後,似乎有海王閣高層的影子在挑撥。
學者也明白,雖然海王閣高層視自己還有利用價值,並不會立刻對自己不利,但是視自己為眼中釘肉中刺的海族,卻還是存在不少。
他這時只能希望,自己將某些海族製成標本,收為傀儡的事情千萬不要東窗事發。
不過此刻的海王閣高層,有一點兒是一致的,那麼就是比起學者這個人,他們更在意的是學者的研究,並且對那近在咫尺的研究成果,勢在必得。
但是學者也並沒有因為,自己被限制了自由而感到擔心,因為研究資料和資料,被自己分別藏了起來,他們絕對無法完整的找到它們。
也就是說到最後,他們依舊會來求自己。
沒過多久,學者當初的預言終於應驗了,周圍海域的極端氣候再次出現,甚至威力數倍於之前。
頓時整個海王閣所在的海域,被密佈的黑雲和漫天的雷電所覆蓋。
周圍巨浪滔天、雷雨交加,海平面不斷上漲,吞沒了各個島嶼沿岸的空間,破壞了島上的水源,摧毀了各項基礎設施。
導致海王閣包括海族在內的大量居民,陷入食物短缺,資源匱乏的惡『性』迴圈。
除此之外,因為恐慌等人為因素的混『亂』,又使得他們出現了自相殘殺,弱肉強食、毫無秩序的情況。
當時的海王閣,簡直和兩百年前的鼎陽城一樣,陷入滅頂之災的邊緣。
當海王閣因為周圍海域,陷入暗流湧動,排山倒海的危機的時候,海族上上下下都會期望滄海巨獸,能夠及時的平息滄海,還給這片海域一個風平浪靜。
但是自從上次滄海巨獸陷入狂『亂』,出現主動擾『亂』滄海太平的情況,海王閣上上下下就對它下意識的產生了一種恐懼。
這一次面對暴虐的滄海,那大家視為神獸的滄海巨獸,居然真的按兵不動、隔岸觀火,甚至在暗中推波助瀾,導致躲藏與海底城市的海族們,也在暗流湧動之中,傷亡慘重。
到了最後,已經焦頭爛額的海王閣高層,只得再次請出學者,讓他帶著研究資料和成果,傾盡海王閣的全力,一定阻止這次的危機。
與此同時,海王閣會正式按照他之前理論上的所有要求,以亡羊補牢之勢建立“衛星人工島”,完善各項的設施,對周圍氣候進行良『性』調節,透過對雷電的吸收,進行能源的轉換。
這一次行動,七島家族表示不僅僅要造福海王閣,並且還承諾永保學者的安全和榮華富貴。
作為科技工作者的學者,榮華富貴不過是順帶一提的享受,研究才是他樂趣的來源點。
於是他回到小島,從各地找出了自己分別暗藏的研究資料、總結資料以及各種成果。
緊接著學者召集了自己心腹弟子,以及暗中護衛自己的海族傀儡,開始了實踐『性』的行動。
不過學者並不是真的全心全意打算拯救海王閣,雖然不清楚他在被關押的那段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但是他的心態徹底的發生了改變。
他表面上一邊帶著弟子們,開始建造各種各樣的氣候調節裝置,以及“雷電吸收轉換裝置”。
但是到了晚上,卻利用這些裝置暗藏的散發功能,以這座小島為中心,大量釋放自己新研製的傀儡病毒,意圖先將島上所有海族居民,變成聽令與自己的傀儡。
學者的一舉一動,最終還是沒有逃過海王閣的眼線,他們不僅僅派遣海族弟子,暗中監視學者的行動,而且學者的研發團隊中,事實上也早就有了海王閣提前佈下的臥底。
於是忍無可忍的海王閣高層,以及七大主島家族當機立斷,突然夜襲小島,幾乎摧毀了研究所,並活捉了學者。
學者釋放出去的傀儡病毒,還處於充滿缺陷的階段,所以並沒有像之前那些,被他透過洗腦『操』縱的人,那麼強烈的效果。
再加上被釋放出去的它們,在極端氣候的沖刷下,大部分失去了生命力,所以這場危機在萌芽狀態便被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