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勝真人,正是聖上的私號。
“聖上自從過了不惑之年後,就很少親自批閱奏摺,差不多都是皇子們或是翰林們的事。可在壯年之時,聖上都是親筆批閱奏摺的。這密詔上的筆跡我認得,正是聖上的!只是……”
說這話的是一個老翰林學士,他仔細看了那絲綢上的字跡,有些不對勁。
“只是什麼,倒是快說呀!”
一旁有人催促著他。
“只是這字跡顯得有些虛浮無力,除此之外,和聖上的筆跡是一模一樣了。”
定國公道:“聖上作此密詔之時,已然重病,下筆自然虛浮無力。若這上頭的字跡和聖上壯年時一樣遒勁有力,才是假作。”
他這一說,那翰林學士恍然大悟。
“對對對!下官把這事忘了!那麼這份密詔就是聖上親筆所書,下官敢拿性命保證!”
有老學士此話,眾人更加確定了真假。
朝中跟隨聖上最久,對聖上筆跡最清楚不過的,就是這位老學究了。
他說是真的,那必然是真的。
眾臣心中都已經信了這份密詔,忽聽得殿外一聲冷笑。
“你拿性命擔保?你的性命,值多少銀子?”
眾臣詫異地轉頭看去,寧王帶著一眾黨羽大臣,從殿門外走了進來。
手上正拿著那方密詔的臣公,連忙將它遞給了定國公。
定國公倒是不急不燥,淡淡地看著寧王。
寧王指著那個老學士道:“你憑什麼說,那一定是父皇的密詔?是憑你七十歲的高齡倚老賣老,還是你的老眼昏花?”
這話毫無對老者的敬意,叫眾人不禁一愣。
便是聖上,在年紀這樣長的前朝遺老面前,也是客客氣氣的。
雖說君臣有別,但年高輩分長,同樣值得尊重。
他在朝為官一輩子,沒受過聖上的指責,反而受了寧王的侮辱。
當下一張老臉就掛不住了,氣憤地紅了起來。
“寧王殿下,老臣的性命不值錢,但老臣的眼睛還沒花。這的的確確就是聖上的筆跡,在場年長的大人,都認得清清楚楚。是什麼就是什麼,老臣絕無倚老賣老之心!”
事實上,眾人都認得出來,那是聖上的親筆。
只是這位老學士最忠正,又年紀最長,最有發言權罷了。
他說的這番話完全出自公心,聽在寧王耳中,卻極其刺耳。
晉王就在京城之外,一旦讓他入城來,寧王就失了大半的勝算。
而他現在只能依靠一道假聖旨,使他的行為名正言順起來。
現在老學士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說定國公的密詔才是真,不就等於在說他的聖旨是假的麼?
他決不允許這樣的言論,在朝中動搖人心。
“你老眼昏花,還非要在此蠱惑人心,本王容你不得!來人,拖出去斬首示眾!”
寧王幾乎是一字一頓地說完這句話,他說話的時候,目光冷冷地投向在場的臣公們。
被他目光所及的各處,眾臣不禁戰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