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玉面城雖是邊陲小城,人口稀少,卻是玉陵城的門面啊!就這樣讓樓蘭佔領了,那玉陵城之危,只怕會再度上演!”
當初玉陵城就差點被樓蘭佔了,衛大將軍為此慘死,這回又來了……
“衛冕實在無用!堂堂一個守城將軍,就這麼輕易被內奸殺死了?他是如何治理手下,又是如何防衛的?”
有關於衛冕的事,朝臣們也有些許耳聞。
眾人不禁揣測,一個酒色之徒,怕是內奸派個美人將他灌醉,就能輕易奪了他性命。
誰好意思多加附和呢?
他到底姓衛。
這一下子,衛家在朝中,是真的無人了……
聖上眉頭緊蹙,不欲再談衛冕之事。
“眾卿以為,為今之計,該當如何是好?”
大周國力強盛,中原一統,唯有北疆草原和戈壁之上,偶有胡人為禍。
這些大臣們安逸得太久了,似乎都忘記了戰爭的滋味。
果不其然,很快便有人提出,許樓蘭以重金和米糧,讓他們離開玉面城。
“玉面城彈丸之地,又無物産,樓蘭人佔了何用?不如用江南良米,並些絲綢等物,哄他們去了便是。”
“正是,若要調動大軍去鎮壓,未免勞民傷財,更顯得我大周沒有容人之量。還不如以利誘之,更加便利。”
早已習慣了安穩的和平生活,想到再起戰爭,人們下意識地抗拒著。
能用錢解決的事,何必打打殺殺那麼費勁呢?
聖上只是輕哼了一聲,不置可否。
年高體弱的老臣們更傾向於和平談判,就連一眾年輕的臣子,也沒有反對。
他們心中有保家衛國的情懷,然而在朝中到底根基尚淺,哪敢出頭?
就在氣氛一時默然之間,陰霾之中,一道火焰騰起。
“決不可!”
一道充滿力量的嗓音響起,一襲紅色官袍的男子,從末尾走出。
“我大周國力強盛,何懼區區樓蘭小國,諸位大人,骨氣都去哪兒了?更何況此事是樓蘭入侵在先,又殺我大周將軍。若開此風,日後豈不是誰都可以殺我大周將領?”
他那一身紅色,區區三品官的服制,走出來的慷慨正氣,讓人忘了品級之分。
正是詹世城。
聖上對他委以重任,在秋獵之時,甚至將巡防護衛之責,都大半交給了他。
官職品級卻沒有晉升,還是個小小的京兆尹。
要說在別的事上,詹世城強出頭,猶可。
在戰事之上,這些大臣們,可不會任由他提出相反的意見。
“哼,黃口小兒,說的容易!我大周國力再強,也不能濫用大軍吧?你可知道,調軍到北境一次,要花費多少糧餉?”
說這話的是一個鬍子蒼蒼的老臣,在他眼中,三十歲的詹世城,的確可以算是黃口小兒了。
詹世城也不惱,細細舉證分辯。
“軍餉要錢,難道給樓蘭人重金絲綢等,不要錢?從眼前一時看,自然是軍餉花費更大。但打仗是件一勞永逸的事,安撫卻是件永無休止的事。”
詹世城雖是文臣,卻出身在武將世家,對此再熟悉不過了。
“家兄曾隨衛大將軍鎮守玉陵城,諸位大臣都知道,玉陵一戰之後,樓蘭消停了十來年。這十來年邊境百姓的平安,難道抵不上這些銀錢嗎?!”
聖上最喜歡詹世城說話的模樣,擲地有聲,鐵骨錚錚。
而他這番姿態,也引發了朝臣眾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