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風樓說,寧王禮賢下士,才華昭昭,令天下士子心生敬佩。
軒轅玦說,寧王趨利避害,忍辱負重,為了權力依附太子。
而以她對軒轅澤這幾次會面的感覺……
他看似溫潤如玉,氣度翩翩,實則,心事暗藏於底,氣質圓潤而內斂。
這不是一個尋常人,可以看明白的人。
沈風樓和軒轅玦的評價,一個由於距離太遠,只能看到表面。
另一個是距離太近,看到的陰暗面過多。
都不盡客觀。
她想到那張帶著香火氣息的佛箋,心中已有決斷。
法相寺,大約會有她想要的答案。
軒轅玦打斷了她的出神,“在想什麼?”
“我在想,那張隨手寫下的信箋,會是誰寫的?”
信箋的內容,分明是要離間她和軒轅玦。
是誰會希望他們兩不合?
“難道……又是太子?”
“不會,”軒轅玦搖了搖頭,“太子被禁足東宮,譚三已被押至大理寺,東宮的手伸不了那麼長。太子妃帶來的人都有人盯著,並沒有動作。”
在太子的手中栽了那麼大一個跟頭,他對太子提起了十二萬分的戒心。
不是太子,那會是誰?
“依本王所見……”
他看向沈風斕,沈風斕也看著他。
二人交換了一個眼神,彼此心中都有了一個名字。
“沈風翎?”
如果這個人是沈風翎,那很多問題都能說得通了。
為什麼信箋的紙是雪浪紙,為什麼送信的是個小丫鬟,為什麼這個人知道寧王和沈風斕會面。
當日所有賓客都在前頭,女眷在花廳,男賓在前廳。
軒轅玦和軒轅澤,都是從後花園走到二門內的桐醴院的,下人看見了也沒阻攔,但是至少會彙報府中的主子。
這不算什麼大事,桐醴院是出嫁了的小姐住的地方,男賓走進去也沖撞不到小姐。
所以下人沒有通報沈太師,而沈風翎或是柳姨娘,是很容易得到這個訊息的。
沈風翎知道了寧王在桐醴院外徘徊的訊息,認定他是在等沈風斕,所以匆匆寫了那張信箋,讓小丫鬟送給軒轅玦。
這是最為合理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