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沒有看他,繼續說道:“臣所言句句是真,當初蝗蟲所到之處,田間地頭瞬間顆粒無存,無數百姓受難,一念之間發放救災糧,沒想到後來災民越聚越多,糧食成了大問題。”
皇上點頭,要解決那麼多人的吃飯問題,糧食確實是首要問題。
平日裡誰提個話題,就會爭論異常的朝堂,此時卻是出奇的安靜,各個屏氣凝神聽張凱細述。
“北方受災嚴重,南方倖免於難,解決糧食,南方是唯一的途徑,從永樂府西來鎮繞道去南方,來回至少需要半年的路程。”
“可是當時的糧食儲存,根本不夠半年,官府又不放糧,權宜之計,才不得已打通虎嘯山脈,糧食問題因此得已解決,數十萬百姓僥幸求得生還。”
國舅爺聽到這裡卻是冷笑:“張凱,為了一些素不相識的災民,又是解決糧食,又是打通虎嘯山脈,你們以為你們是菩薩嗎?”
說到這裡他板起面孔,嚴肅問道:“你們到底是有何目的?背後受何人指使?趁機佔領山脈,趁機收買人心,趁機發展勢力。”
國舅爺的三個趁機,讓朝臣們各個大駭,紛紛偷眼瞧向太子,難道背後的勢力是他?
站在那裡的太子,感受到火辣辣的眼神,瞬間脊背發麻,自己這是站著都背鍋,心中惱怒就要駁斥國舅,突然想起四弟相雲天。
他眼珠一轉,神情不變問道:“聽說四皇子不僅去過永樂府西來鎮二首村,還親自在那裡背過柴?這傳言到底是真還是假?”
太子微微一笑,接著道:“聽說時就想找個人確認了,一直苦於沒有機會,今日你恰好提起,張凱,你不妨講講這件趣事如何?”
堂堂一個皇子去一個小山村背柴?這勁爆的訊息一下子震得朝臣們七葷八素的。
左相反應最快,此時背柴並不是重點,而是,如此說來四皇子和燕曼舒很熟了,太子這是劍有所指,背後之人直接指向了四皇子。
相雲天背柴之事,皇上早就知道的一清二楚,此時他看向太子的眼神頗為複雜,遠在千裡之外的事,他怎麼會知曉?難道他的觸角也是伸向大相國的四面八方?
太子感受到了父皇懷疑的眼神,他頓覺話多失言了,這千算萬算,還是一個不謹慎讓國舅套了進去。
朝臣之中,神態各異,震驚、訝異、疑惑,唯有國舅爺是笑從心中起,話題到了現在,總算是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拉上太子,擊敗相雲天。
看著眼前的左相,國舅突然又說道:“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文武狀元都與那小丫頭熟識,都叫蘇老爺子為爺爺,在朝堂之上有這樣的巧合,還真是稀奇呢?”
是天意巧合,還是人為謀劃?多疑的皇上眯縫著眼睛,細細的打量著張凱和張文俊二人。
左相急了,一直在旁坐山觀虎鬥,國舅這老家夥和太子、四皇子鬥也就罷了,拉上他幹嘛?
朝堂之上,幾方勢力針鋒相對,唇槍舌劍好不熱鬧,朝堂外,昏迷的右相被孤零零的抬回了白府。
這就應了那句話,小病小災,高朋滿座,大病大災,門庭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