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別擔心,我自有安排。”燕曼舒笑著安慰道。
“有安排?老湯都丟了,秘方也被搶了,咋還不知道急呢?”二丫娘滿臉愁容的嘀咕道。
燕曼舒沒見到李浩志,猜測他定是在廚房忙碌著,就要去尋找,就見王百萬的管家來提鹵肉了,燕曼舒上前施禮。
柱子忙去通知李浩志,一會的功夫,漂亮的食盒就從廚房抬了出來,管家見此,高興的讓身後的夥計裝車。
“二丫姑娘,昨天老爺吃了包子,直誇好吃的很,還說老味道老回憶,只是包子訂少了,能否加增三千個?”管家問道。
沒等燕曼舒回答,李浩志忙說:“沒問題,只是響午以後才能提貨。”
這次輪到燕曼舒驚訝了,悄悄問道:“咱們能蒸那麼多?”
“山旺叔他們幫忙,在後院磊了好多的灶臺,鍋啊籠屜的各家也都湊齊了,準備著就怕萬一有人訂貨啥的。”李浩志說道。
怪不得早上他們都是從後院過來,燕曼舒樂了,看來自己這個老闆越來越輕鬆了。
“太漂亮了。”燕曼舒他們這邊低聲說著話,那邊管家開啟食盒驚嘆道。
這聲驚嘆,李奶奶等人也圍攏了過來,瞧著食盒,這一瞧,包括燕曼舒都震驚了。
漂亮的食盒裡,碼放著切的整整齊齊,薄厚均勻,大小一致的的鹵肉,在鹵肉的上方,有幾朵鮮花點綴,鮮花下面還有綠葉陪襯,五顏六色,嬌豔欲滴。
“好漂亮。”三丫擠到前面,看的目不轉睛,驚嘆道。
“這個季節哪來這麼漂亮的花?”狗蛋媳婦嚷道。
這話提醒了燕曼舒,她定睛一看,驚訝道:“這花是雕刻的呀?”
管家經提醒,又是仔細端詳,這才發現,花是用蘿蔔雕刻的,綠葉是用青蘿蔔皮雕刻的,看的管家驚訝無比,嘖嘖稱奇,看了許久,才抬頭激動的問燕曼舒:“請問姑娘這工藝是哪位大師所做,想不到這裡還有如此的能工巧匠,一個蘿蔔竟能雕的羽羽如生,惟妙惟肖。”管家抬頭又看了燕曼舒一眼,心道:一個小小的二首村,居然是藏龍臥虎之地。
柱子看著漂亮的雕花,無比佩服的問道:“二姐,誰這麼大能耐呀?”
燕曼舒看看了李浩志,又看了李奶奶一眼,說道:“李奶奶,你能猜得出這花是誰雕的不?”
十四,叫花雞
李奶奶眯縫著眼睛,仔細看了看說道:“這雕工,我兒子也沒這手藝呀,到是和志兒他爺爺的雕工頗為相似,如今,”說到這裡,突然抬頭看了一眼李浩志,將信將疑的問道:“志兒,不會是你雕的吧?”
李浩志點點頭,神情中滿是得意和驕傲,說道:“奶奶,是我雕的,你讓我考功名,我整日裡在房間裡就琢磨這些呢。”
此話一出,李奶奶淚眼婆娑,興奮,喜悅,又夾雜著遺憾和傷感,各種心情相互交替著,惹得眼淚不住的往下流,六月連忙拿著帕子替奶奶擦著淚水。
鐘老太太高興的說道:“老大姐,你的孫兒這麼有出息,該高興才對呀。”
李奶奶哽咽的說:“這真是什麼人吃什麼飯啊,我一心想讓他考個功名,看來無望了。”隨後又對李浩志說:“以後奶奶也不難為你了,你喜歡什麼就做什麼吧,好歹這也是我們家的祖業。”
李浩志激動的說:“奶奶,我一定會把咱們家的祖業發揚光大的。”
管家看著眼前這個清秀的小男孩,暗暗點頭,讓家丁小心翼翼的裝好了食盒,對燕曼舒和李浩志拱手一拜,“在下先告辭,午後我再來。”
此時得子跑了過來,高興的對二丫說:“二丫,叫花雞出爐了,你要不要去看看。”
燕曼舒連忙叫住管家:“等等,我這裡有剛剛出爐的叫花雞,請管家帶去兩只嘗嘗。”
“叫花雞?”管家驚訝道,“名字到是有趣,為何取名叫花雞?”
燕曼舒笑道:“這叫花雞的來歷,,還有一段故事,傳說有一個叫花子,某天偶得一隻雞,卻苦無炊具調料,無奈之下,便將雞宰殺去除內髒,帶毛上泥巴,取枯枝樹葉堆成火堆,將雞放入火中煨烤,待泥土成熟,敲去泥殼,雞毛隨殼而脫,香氣四溢。”
“好典故,好典故。”管家贊嘆,就在這時,得子提了竹盒走了過來,管家看到漂亮的竹盒,開啟竹盒的蓋子,見泥巴包裹的圓物,又是驚訝道:“果真是泥巴包裹,有趣,有趣,這也是姑娘做的?”
燕曼舒笑著答道:“是啊,這是我根據相傳的典故,又加上我的工藝,研製而成的新産品,先讓大夥試吃下,看看味道如何,正好管家趕上了,回去吃完記得提點建議哦。”
管家不由豎起了大拇指,贊道:“二丫姑娘腦子真是靈光,這叫花雞來歷有趣,又出自姑娘之手,味道自然不會差,趁著叫花雞新出爐,又熱又新鮮,我速速回去讓我家老爺品嘗。”
說罷,笑著趕快離去。
見管家走遠,三丫在旁開心的喊道:“志兒哥,你也教俺雕花吧,太漂亮了。”
“你不和藍姨學做衣服了?”燕曼舒看著三丫,笑著調侃道。
“都漂亮,俺都要學。”三丫興奮的說道。
這話引來了眾人的歡笑,鐘家宅子是笑意盎然,一牆之隔的林家宅子到是愁眉鎖眼。
林老頭等人從鐘家大院離開後,怒氣沖沖進了林老爺子的院門,恰巧遇到就要下地的林老爺子,林老頭冷哼一聲,就徑自朝屋中走去,按輩份林老頭還在林老爺子之上,林老爺子自不敢多言,囑咐林家老大幾句,也是匆匆進了屋。
垂頭喪氣的林文景,見不用下地了,他是能躲一時算一時,高興的隨著林老爺子進了屋,林家老大見此,忙向那幾個隨來的人打聽,得知是從鐘家大院而來,想了想,也隨後進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