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了我,早就走人了,隨便去找個小店打工,月薪都有三千。”
“農村人傻傻的,也不見大廚主動跟他說幾句話。”
盛地只當沒聽見,他還有二十幾個鍋,幾百個碗沒洗。
等其他人都下班了,他還在洗碗洗洗鍋。
整個後廚都是水聲。
如果說盛地和這裡的人有什麼區別,那就是——
這裡很多廚師煮飯菜都是為了混薪資和養家餬口。
盛地是為了學廚藝。
小祖宗給了他一張卡,讓他不要擔心錢的事,只管用心學廚藝。
起初,他還是有心理壓力的,一個大男人竟然用長輩的錢,傳出去都丟人。
但妻子孔芳華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從不丟人,“等你幹出一番事業,小祖宗就欣慰了。”
想到這裡,盛地就渾身充滿幹勁。
為了防止廚藝生疏,他每天堅持自己炒飯菜吃。
趁著酒店還沒關門,他可以嘗試研究幾個菜。
碰到不會的,他就去問大廚。
大廚很忙,基本不搭理他,他絲毫不氣餒,越挫越勇。
上週的某一天,下班點,後廚的人陸續離開。
大廚一直沒走,換好私服出了門,又折回來,“沒工資,沒人教,沒人搭理,怎麼堅持得下去?”
盛地還在洗碗,長期蹲著洗碗,他的腰有些疼,咧嘴笑得有些憨,“我家小祖宗說了,上帝不會辜負每一個熱愛廚藝的人。”
大廚緊抿著唇,緘默離開。
從那天以後,凡是盛地請教的,不管多忙,大廚都會親自指教,直到盛地徹底學會。
後廚又開始有人酸了,嘮叨著傻子有傻福。
世上哪有那麼多傻福?
除了廚藝,大廚平日寡言少語,基本不問盛地家的事情。
只好奇過一次,“你家小祖宗是誰?”意識到自己有些冒昧,“唐突了。”
相處一段時間,盛地發現,傳聞不可信。
大廚雖然性格有點冷,可很禮貌,耐心,相處起來很舒服。
跟大廚的關係變融洽,盛地特別高興,將此事分享給盛一南。
報喜不報憂,他沒跟家人說,那幾個月辛苦洗碗的事情。
哪個男人在外打拼,不吃點苦?
小祖宗鼓勵,“加油,注意休息,別太辛苦了。”
盛地又問盛一南想不想吃糕點,改天做點寄過來。
……
聽說孔芳華來京,盛姣姣當天就過來一趟,一起吃了個飯。
盛姣姣現在的發展前景不錯。
最近參加了一個公益宣傳片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