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士元對著泥丸宮中紫色符籙發出想象性一抓,瞬時紫色寶衣包裹其身,帶著蘇晴二人游出水面。蘇晴二人雖然驚訝,但道書館藏書何其浩瀚,二人也不是沒見識的人,雖然不知道為何一個散仙為何藏書如此豐富。
柳士元築基時領悟水之法,在出了洞府之後,想跳游魚似的一躍跳出水面,落在舟上,蘇晴二人不落其後。二人雖然重新造化,但有純陽紫氣打底,修為雖然掉落,但穩穩在築基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柳士元見孔達盤膝坐在舟上,也知道其幫助蘇晴二人不少,當即為蘇晴二人介紹,又把渡劫之事說了些。蘇晴二人得知之後,立刻拜倒:“見過孔前輩。”
孔達撫著鬍鬚,笑道:“二位請起,日後我這徒弟還需二位多多關照。”
孔達雖然沒有在柳士元身邊,但其神識一直在柳士元周身彷徨,以防不測,不過柳士元等人並無察覺而已,是以得知二人主動奉柳士元為主一事。
孔達隨手敲了一下柳士元的後腦,好氣道:“小子,下次敢如此莽撞,為師就把你逐出師門。”孔達雖然氣惱,但眼裡的笑意怎麼都藏不住。
柳士元為人心正,這才是最為難能可貴的。
孔達在教授柳士元時,一開始只是擔心其天資受到限制,恐會因此陷入迷障,特別是當馮柳以後境界越發高遠,柳士元會看不開,所以,孔達對柳士元的作為很是認可。有了二人輔佐,柳士元起碼能省下一大半時間用來修行,屆時不會落後馮柳太遠。
後來,柳士元為了查明柳家變故,與老蘇聯手安插天龍眼線,手段驚人,雖有疏漏,但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孩童能想得出來的。
孔達教授柳士元的過程中,一直沒有任何出軌的跡象,反而一心修道,比馮柳更能靜下心來好好修行。要不是還有凡俗因果未了,估計柳士元會直接隱秘山中修行也不一定。
可以說,若論心性,柳士元簡直是天真的修道胚子,只需給他時間,他就能慢慢成長起來。
柳士元哎喲一聲,配合道:“是是是,士元聽師尊的。”
柳士元抱頭蹲下,假裝被孔達打得生疼,這些年來,柳士元在道書館也不是無有所得,藏書萬卷,柳士元並沒有任何落下。內裡除卻一些修行要點之外,也有一些打發時間的雜書,記載著人間千奇百怪的故事。
這是柳士元目前最愛看的部分,因為能幫助他觀察人性。天龍佈局和幫助老蘇傳教正是如此。不知道是否是鬼靈心竅珠的原因,雜書更多的是人心鬼蜮,由其孵化的書蟲更是色彩豔麗,有迷惑人心之能。
柳士元猜測,若書蟲有一日化蝶,必然極具欺騙性。
柳士元已經在謀劃如何發揮鬼靈心竅珠子的作用。這是自己得到的第一份機緣,自然想好好利用。最重要的蘇晴二人已經答應為他所用。沒道理放過由道書館書籍孵化的書蟲們。這是道書館的結晶。若能借此催化,有萬蝶產生,這就是柳士元自然勢力。
蘇晴二人也不阻止,二人雖然之前一直在鬼靈心竅珠裡不得出去,但道書館確實是鍛鍊心性的好地方。書籍自然能養出智慧靈光,有些道理,在書中自然能顯現,二人自然看得出來,孔達只是疼惜柳士元救助蘇晴二人太過沖動,其行為雖然愚蠢,但也是值得讚賞的。
現在看來,柳士元似乎很得其師寵愛。要知道,即使是門下徒弟,手指也有長短之分。至少,在蘇晴二人看來,柳士元天資不過中庸罷了,能入了孔達的眼,就已經很不錯了。
孔達嗯了聲,讓柳士元撐舟回府,好好修整一番。蘇晴二人知機主動上前拿過竹竿,一左一右的撐開了。柳士元見此,只好自己撐著傘,侍衛在孔達邊上,西湖有霧,自然有些溼氣。此刻西湖已經有些朦朧,或許是之前天劫降臨過的緣故,此刻下起了小雨,好似隱瞞西湖周圍生靈的感官,讓其認為不過是降雨前的徵兆。
只有城隍及其記錄天氣的屬官知曉,有人渡劫。這是他的地盤,此地天道運轉最是熟悉,何時降雨,何時天晴自然有人記錄。不過城隍出來之後,見到是孔達在此渡劫,周圍也無受損,顯然控制在一定範圍,既如此,也不必插手。
即使插手也無用,天龍王朝是在問道宗統轄之下,此地城隍本是問道宗弟子,只不過後來機緣巧合,成了此地人道神。孔達見其來此,自然是表露身份。不過問道宗地址在海上,天龍王朝更多的是其招收弟子主要之地罷了。
孔達對柳士元做法並不以為意,上了岸就打道回府去了。
喜歡扶搖仙道請大家收藏:()扶搖仙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