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希望爺經過這番教訓,能明白家人才是親的道理,然後悔過自新。
楊樹根住院兩天就沒啥大礙了,楊小娥花五塊錢喊程大爺趕牛車接人然後送回村。
楊樹根估摸也是好面子,一連十多天閉門不見,不是擱屋裡躺屍,就是做院子裡抽悶煙杆發呆,但楊家裡裡外外均被收拾幹淨,楊小娥幾次到工作室溜達,看出爺還是有些改變的。
八四年時間匆匆過去,轉眼就到了八五年,備年貨是家家戶戶最受大家關心的話題。
楊小娥提前把要買的在本子上記錄下來,詳細到具體多少斤,還有鞭炮煙花等都需要購買。
置辦年貨那天是坐鐘先生牛車上縣城的,好吃的糖果,美味的餅幹,配茶的幹果,堅果,肉鋪,樣樣都不能少了。
年三十當天,做幾道平時很難吃到的菜系,但開飯之前得把娃兒們喂飽了。
小家夥現在已能獨立行走了,盡管還不穩當,一天就沒閑下來的,隨意走動,不是扶欄杆學上樓梯,就是能夠拿到的東西都要試圖拿到。
周嬸子齊嬸子喂娃飯的時候喜歡追著喂,但楊小娥可不慣他們這脾氣,拿出母親的威嚴,厲聲呵斥坐在大伯精心為他們打的小飯桌跟前,一人一個凳子,碗擱跟前讓他們自個慢慢用勺子舀了吃。
一開始肯定不配合,坐一會就要站起來走動,被楊小娥冷臉呵斥後,還張大嘴巴哇哇的哭著,好像受了很大的委屈。
心疼歸心疼,但好習慣得從小培養,俗話道三歲看老,一個娃兒做事性格三歲的時候形成,必影響著他的一生。
鬧幾次後小家夥們就老實了,因為親媽壓根不退步,只能一到飯點就坐下來,乖咪咪吃光,有時飯菜扒拉掉桌子上還曉得撿了擱嘴巴裡。
監督完娃兒們吃飯,村子相繼傳來噼裡啪啦的炮仗聲,這是開團圓飯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
“二姐,我們是不是也該放炮仗了?”
楊小軍期末考了第一名,學校獎勵五塊錢,全給買炮仗了就等著今天炸,聽到外邊炮仗聲不斷,跑出去看了會又跑進院裡催促。
楊小娥笑著點頭,“放吧,離炮仗遠點,注意安全。”
“曉得!”
楊小軍應了聲,跑去後院喊在蹲廁所的張振江,聯合到裡屋把買的炮仗拿到院門口拆了鋪開,舉著點燃的香湊近,火星呲呲,噼裡啪啦的一顆顆炸裂開來,像是油鍋裡的紅豆。
幾個人手捂著雙耳,避得遠遠,但臉上盡是沖動和興奮,三個小的居然也沒怕,各個眼睛裡閃著光亮,雙手啪啪拍著。
爆響聲中,年夜飯可以開始了,楊小娥擱廚屋把飯菜都擺好,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坐下來,各抬各的碗筷準備夾菜。
這時候,一個熟悉的聲音從院門外傳來,“小娥!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