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年夜這事,爹媽在的時候歸他們操心,她姐妹幾個吃飽喝足出門溜一圈,回家洗腳就爬床上呼呼大睡了。
相傳守年夜是為了躲避一個喊年的怪獸,每到除夕就會登門拜訪,然而卻害怕燈光和炮仗聲,所以每到十二點家家戶戶都會放鞭炮,就算那些日期過得清貧的人家,也會勒緊褲腰帶放上一小盒。
在楊小娥看來,這喊年的怪獸相當於禍害,災難。
她不迷信,可一個活了四十歲跳樓死後又重新返回二十歲的人,也變得半信半疑了。
如今爹媽不在,她是家裡頂樑柱,守夜這責任得落肩膀上。
再加上心裡有個掛念的人,不明生死的情況下,楊小娥真怕錯過那個點放炮仗,導致禍害啥的都登門。
張振江領著楊小軍和歡歡洗澡漱口,自個回房屋睡覺,每間房的燈光相繼關閉,唯有裡屋的燈敞亮,直到第二天天亮。
楊小娥不曉得自個是啥時睡的,不過,十二點一到,沒放過炮仗的她大著膽子,拎了早準備好的炮仗點燃扔出院門口,噼裡啪啦地炸起來。
二十多年後的人,這個時間都拿手機給親朋好友啥的發簡訊,電話,微信,互相道個新年好恭喜發財啥的,也會彼此紅包祝福。
楊小娥就盼啊,也許張振國這時候會電話過來,座機線有點短不夠拉長,怕去房屋睡錯過來電,她便縮在裡屋椅子裡,懷裡緊摟著座機,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腦袋暈的不得了,眼皮沉得睜不開,後面便進入了睡眠。
不過她睡的很淺,耳旁有點風吹草動啥的,就忽然睜眼睛醒來,摸摸帶著體溫的座機,心裡有些失落。
直到第二天清晨徹底醒來,座機都沒響過,楊小娥摸著摸著,眼淚不由的掉下了來。
這麼重要的日子,都沒來一桶電話,張振國肯定是出事了。
楊小娥心裡隱約猜出點啥,但不敢往下想,怕自個情緒波動大影響到娃娃們。
大年初一都講究老早就吃飯,楊小娥胡亂抹掉臉頰的淚珠子,深吸兩口氣平緩心底的焦慮,再起身到院子水井邊抽水洗臉漱口。
大年初一吃的啥,不同地方的習俗不一樣,不過,大部分的菜都是有寓意的。
鯉魚是前幾天就買的,擱水桶裡用井水養著,將魚收拾幹淨後,傾斜給均勻的化斜開片,撒鹽巴研製七八分鐘,裹上小麥粉,雞蛋液,鍋裡熱油把魚放進去慢慢炸至金黃色。
娃娃們喜歡吃酸酸甜甜的食物,鍋裡加蒜末炒香,放切碎末的番茄,白糖,攪拌煮開倒在魚身上即可。
外焦,肉質鮮嫩,酸甜可口的糖醋鯉魚一上桌,保準五分鐘不到就被娃娃們刮幹。
芋頭是周嬸子從家裡帶來的,說歡歡喜歡吃芋頭蒸排骨。
排骨備年貨的時候買的,這會冬天,新鮮的食物放四五天都不壞。
先把排骨倒點鹽巴和生抽醃製,芋頭去皮切成正方形小塊,再下鍋裡煎至微黃,鍋鏟鏟出鋪在盤底。
醃好的排骨裹上蒸肉粉,整整齊齊擺道芋頭上,下蒸籠蒸半小時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