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根摸著鬍子,心裡盤算著主意。
楊小娥收拾好廚屋,要忙去織毛鞋了。
楊小英也開始晾衣服了。
楊樹根將分好的十斤玉米麵拎起來,走過三孫女身邊時,嚴肅的吩咐,“洗完了跟你二姐學織毛鞋去。”
“知道了。”楊小英應著,手裡沒停的把衣服搭在萬年青樹枝上。
楊樹根心裡滿意,三孫女跟著學會掙錢,就不怕二孫女嫁過去。
楊小娥擦了擦手,然後從布袋裡拿出毛線和針,現在把爺說服了,就不用遮遮掩掩的織了。
正好下午暖陽舒服,楊小娥抬了一把破椅子擱在裡屋門口,麻利的挑選黑色和黃色線,然後放在一個簸箕裡備著。
過兩天就是重陽節,也就是老年節,節日意義為敬老感恩,所以得加緊織出老年人穿的毛線鞋,鞋面添一些壽字,福字就行。
重陽節又有賞菊,插茱萸這些豐富活動,小孩子毛鞋,就以兩種植物為圖案織。
為了織得更流暢,楊小娥放下簸箕,去三妹住的房屋翻找上學時沒寫完的本子和筆,找到後返回裡屋門口,她一邊邊曬著太陽,一邊把腦海中幻想的圖案畫下來。
楊小軍就坐在二姐旁邊,嘴裡吃著水果糖,手裡捏著泥巴小人兒,姐弟倆畫面溫馨。
楊小英曬好衣服,躊蹴著要怎麼跟二姐開口加入。
楊小娥畫好後,將本子和筆擱在簸箕裡,不經意見三妹站在萬年青樹下,時不時的抬眼望向這邊,雙手緊緊的扣著。
楊小娥知道三妹心性一向高,自個有些地方跟她也是一樣。
楊小娥拿毛線和針的時候,抬頭望向三妹那邊,用邀請的語氣說:“小英,你下午沒事的話,要不跟我一塊織毛鞋吧,掙的錢是你的。”
“好。”楊小英沒想二姐竟然開口,立刻就應了,心也鬆了,然後又加一句,“賣的錢你拿這補貼家用,我不要。”
“也行。”楊小娥俏臉難掩的高興,隱約地覺得,自個跟三妹的隔閡薄了一點,穿線勾線的動作也輕快了許多。
楊小英去廚屋搬了把破椅子,在二姐跟前坐下,她沒經驗,毛線跟針都是第一次摸。
楊小娥很想立刻就織一雙,但無從下手,只能在邊上觀察著,希望對自個有所幫助。
楊小娥一邊織,一邊比劃的教,“首先在底上面鈎上線,這裡,鈎四行,腳跟不用鈎四行。”
楊小英聽得一臉茫然,“哪裡啊,哪裡打啊?”
楊小娥停下動作,指著位置,“就這,看到了嗎?鈎四行,腳跟不用鈎四行。”
楊小英看得似懂非懂,楊小娥又繼續說教,“看到這了沒?用兩根針,照著底的形狀織,織第二行時,兩邊各加一針形成圓角。”
楊小英秀眉鎖緊,完全不理解。
楊樹根從李家回來,看到這一幕,心裡頭著急就喊,“細心點啊,別發神啊,看著你二姐的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