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版圖
九州大地,以黃河為界。
黃河之上,有雍州、豫州、冀州、兗州、徐州、青州六大州,其中,神農主要佔據雍州、徐州與黃河流域的豫州平原南部,而軒轅則佔據了豫州北部,冀州、兗州和青州等地。
黃河之下的荊州、良州和徐州,則被蚩離帶領的九黎部落所佔據。
其中,神農善耕種,軒轅善遊牧,九黎卻最善征伐。
姬軒根據腦海中“九州堪輿圖”的樣子,依照旁邊的地圖,將九州大地的形勢一比一還原到面前沙盤當中,方便眾人觀察。
姬軒:“所以,你們到底為什麼要火燒扶溝山?”
姜連山將畫有九黎圖騰的小旗插在了沙盤上代表豫州南部邊界的地方,表情凝重,言語間盡是疲憊與無奈。
姜連山:“九黎的鐵蹄已經踏至豫州最南部的界限,蚩離的軍隊,各個是鋼鐵之軀,我不是他對手,手下的諸侯內亂,各懷心思,我只能帶著子民一路逃到了扶溝山,祝融始終追隨著我,若不是出於無奈,我二人又怎麼會放火燒山,逼軒轅出戰。”
姬軒沉默著點頭,這也是他最擔心的事。
想要一統九州大地,他最大的敵人從來都不是炎帝,而是蚩尤。
很顯然,姬軒和姜連山就是傳說中的炎黃二帝,那麼,這位帶著軍隊洗劫神農駐地的蚩離,就是傳說中的“兵主”蚩尤。
此戰必定要打,但不是現在。
姬軒冷靜說道:“不必擔心,蚩離得知我們建立起炎黃聯盟,定會有些顧慮,他暫時不會對我們出手的。”
姜連山也同意這個觀點。
畢竟三大部落相互制衡了許久,各自都有些看家底的本領,若不是經過“阪泉之戰”,姜連山也不會知道軒轅已經掌握了養蠶造絲之法,年幼的大鵬鳥首領姬軒甚至掌握了“星鬥七旗”陣,還有應真殿下的相助。
姜連山也不藏私,讓祝融拿出一本圖冊,遞給了姬軒。
姜連山:“姬軒老弟,不瞞你說,我真身是犛牛,犛牛一族自有尋草藥治病的傳統,這些年來,我踏遍山川湖海,嘗盡世間百草,積累經驗,畫出了這一本圖冊,族中有巫醫者,精於此道,如今我將這圖冊奉上,算是我神農的誠意。”
姬軒心安理得地接受了。
就等著你說這話呢。
神農嘗百草,怪不得呢,若沒有這圖冊,哪來代代相傳的《黃帝內經》,提升兩族士兵的實力,提高子民的生活質量,可全靠著這本圖冊呢。
姬軒:“既然如此,我也就不跟你客氣,豫南的地方就先不說了,豫北大片的平原土地,全都交給你們耕種,我們也會派人來教給你們捕獵放牧的技術,如何?”
姬軒居然願意將這樣上好的土地給自己耕種?
姜連山臉都快笑爛了。
姜連山:“沒問題!全都包在我身上!姬軒老弟,你我真是……真是相見恨晚啊!”
早知道姬軒這麼講道理,願意在前面沖鋒陷陣地扛著,還願意把肥沃的土地分給神農的族人們耕種,姜連山早就歸順了!
若是能種地,誰還願意打仗啊?
姬軒被姜連山如此喜悅的反應搞得有點不好意思,華夏人的種地傳統,就是從這兄弟的血脈裡流傳下去的吧。
應真和祝融分別站在姬軒和姜連山的身側,擰著眉毛,同對方幹瞪眼。
姜連山立刻代入了大臣的身份,開始替姬軒出謀劃策。
姜連山:“如今你我合併,形成炎黃聯盟,屬地比之前擴大了不少,如今正是百廢待興,休養生息之時,不如由你和應真殿下去巡視一圈新的領地,也將我們兩族聯合的訊息和最新的收獲全都傳給下面的子民。”
姬軒想了想,這確實是個很實在的建議。
一方面,能讓神農的人知道如今上頭已經換了大王,震懾一下那些心術不正的大臣們;另一方面,還能提升一下國民整體素質,將最新取得的科研成果下發到地方,順便做一次基礎的人口普查,統計戰力,為之後的大戰做準備。
姬軒看了看應真,徵求他的意見。
應真點頭,表示自己沒問題。
“好!那我們就去巡視!”
姬軒便站直了身子,用尖銳的指尖,在沙盤上圈住了黃河以上的整塊土地,這是炎黃聯盟最新的版圖,是他們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