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式定了,接下來擺在兩人面前的問題,就是如何將新品推向市場。
和亦銘坊已經打響名頭的經典西服不同,這兩款新品此前從未在服裝市場出現過,推出後的反響是不可預計的。
如若新品不能為大眾所接納,便會功虧一簣。
對此,夏謹亭倒是有個法子。
在現代學習服裝史時,夏謹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民國新式女裝的流行,離不開青樓女子的貢獻。
與大家閨秀不同,青樓花魁秉性大膽,對露胳膊露腿的新式服裝接受度很高。
而當花魁穿上新式服裝受到追捧時,又會反過來影響良家女子的穿著。
花魁在這裡頭起到的是宣傳作用,跟做廣告是一個道理。
此番亦銘坊推出新品,也要在宣傳上下功夫。
可以借鑒現代時裝周的理念,舉辦一場“模特選拔賽”。
讓報名參賽的模特試穿新品,再根據大眾的反響,選出表現最佳者,成為亦銘坊的專屬模特。
模特人氣高了,新品的人氣自然也就高了。大眾直觀地感受新品的魅力,隨後為之買單,由此實現良性迴圈。
夏謹亭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後,顧闕一直沒表態,只是一個勁兒地盯著夏謹亭的臉。
夏謹亭:“這法子……不好?”
顧闕:“非常好,此法可讓更多人接納、喜歡新品,服飾的熱度成功被帶起來,銷量自然節節攀升。”
夏謹亭鬆了口氣:“我以為,你不願做這樣的事。”
夏謹亭曾見過一些設計師,始終秉承著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不為自己的作品做宣傳,也不與顧客溝通,一味地埋頭苦幹。
當年,剛出校園的夏謹亭也曾有過類似的想法,可很快就被現實教以做人。
服裝的銷量不好,引至上級的不滿,夏謹亭唯有將一切打碎重來,仔細地尋找原因……
也是在這個過程中,他明白了,設計師這個職業,本質上是個服務業。
讓顧客滿意永遠是擺在第一位的。
夏謹亭從不抵觸與顧客溝通,相反,他非常擅長從溝通的過程中發掘靈感,並適時說出自己的建議,爭取最大限度地求同存異。
他深知顧闕的才華,卻也怕顧闕不屑於用“模特大賽”的法子推廣自己的作品。
幸而顧闕與他理念一致。
這一刻,夏謹亭才突然反應過來,顧闕雖然有錢,但在亦銘坊的經營上,他卻很接地氣。
就像他推崇的“顧客為先”的理念,一切以顧客的要求為要求。
這一點,實屬難得。
這麼想著,夏謹亭看顧闕的眼神帶著滿滿的崇拜。
顧闕瞧見這一幕,挑眉道:“在想什麼?”
“我在想,你真厲害。”夏謹亭脫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