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我也是顏控 又是誰虔誠叩首
朝廷每年都會撥下一筆賑災銀兩用來安頓那些無家可歸的難民, 只是歷經官府層層剝削,最後能分到百姓手中的百不存一,堪稱貪腐成風。
帝君今年有意委派欽差大臣負責此事, 便親點了兵部侍郎金綸為廉訪使,攜賑災銀下發各個州府。
好巧不巧,對方乃是誠王楚圭的門下。
帝君清早剛下旨意, 午時楚陵便收到了訊息,他望著手中的這張字條,最後輕輕一笑,用掌心一揉化作齏粉,非內功深厚者不能為之:
“這個兵部侍郎本王倒也略知一二,他雖非貪財之輩,卻對楚圭忠心耿耿, 自從科舉舞弊案一出,帝君肅清朝野, 楚圭手中的人便被拔除的七七八八,金綸算是逃過一劫。”
蕭犇立在書桌對面擔憂問道:“王爺, 那此人攜鉅款去賑災豈不是有風險?”
楚陵心想何止是有風險,前世朝廷撥下百萬兩賑災銀,其中六成都被金綸孝敬給了楚圭, 剩下的兩成則用來打點官場上下, 害得百姓苦不堪言:
“雖有風險,我們卻也不必親自趟這趟渾水,自然有更合適的人去。”
楚陵手邊有一封寫了過半的奏摺,他最後添上幾筆,吹幹墨痕遞給蕭犇,赫然是請求恢複雲複寰丞相之位的內容:“將這封奏摺遞到宮裡去, 雲複寰如今是工部的人,無權插手賑災之事,但若恢複丞相之職,便有權處置貪官汙吏,看見有人貪汙賑災銀一定不會坐視不理。”
蕭犇伸手接過奏摺,不解問道:“殿下,您不是說雲複寰早就投入誠王門下了嗎,他明知金綸是誠王的人,又怎麼會出手查辦?”
楚陵端起桌上茶盞輕抿了一口,在嫋嫋煙霧中低聲說了一句蕭犇聽不懂的話:“那是因為他心中還有比效忠楚圭更重要的事……”
至於是什麼,卻沒細說。
畢竟那段往事太過久遠,哪怕楚陵也不過在前世瀕死時才聽雲複寰提起過幾句,數十年前寰州失守,胡人沖進城內燒殺搶掠,凡遇漢人舉刀便斬,就連雲複寰的父母也死在了那場災禍中,他因年歲尚小鑽進死人堆裡才逃過一劫,至此對胡人恨之入骨。
如今城外多是和雲複寰一樣境遇的災民,對方一定不會坐視不理,畢竟那個人從始至終辜負的只有他而已,在天下百姓面前倒是稱得上一句盡心竭力。
蕭犇似懂非懂點頭:“王爺,那……”
楚陵:“還有何處不懂?”
蕭犇:“您上摺子請求恢複雲複寰的丞相之位,世子知道了會不會不高興?”
楚陵:“……”
估摸著是會不高興的,看來他又要多準備一點香膏了。
因為帝君四月要攜文武百官出遊圍獵,府中上下都在收拾出行要用的箱籠,畢竟皇族處處講究,光是泡茶的杯盞工具一應就有二十多套,更不提衣物靴履,就連聞人熹也沒閑著,不過他收拾的大部分都是狩獵用的弓箭兵器。
楚陵進屋的時候,對方正在擦拭牆上掛著的那張玄角弓,黑黝黝的弓身帶著歲月浸潤的痕跡,彷彿連曾經沾過的血腥殺氣也一起封存了進去,看一眼便覺脊背發寒。
“收拾幾天了,還沒弄好?”
聞人熹只覺腰身一緊,猝不及防被人從身後抱住了,與此同時耳畔響起楚陵低沉熟悉的聲音,撩得他耳廓發癢,控制不住皺了皺眉——
卻不是因為對方的動作,而是因為自己對楚陵日益鬆懈的警惕心,要知道這對一個習武之人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反正閑來無事,就把壓箱底的舊東西收拾了一番。”
聞人熹隨手把長弓扔在桌上,看起來心情不錯,只是襯著他亦正亦邪的眉眼,總讓人覺得沒什麼好事要發生。
楚陵卻偏偏最喜歡對方這副一肚子壞水的模樣,他將臉埋在聞人熹頸間,似笑非笑問道:“我若與你說一件事,你會不會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