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背主之人 這人間烽火離亂
元安二十年的春闈由禮部大宗伯陳孟廷負責主持, 此人不僅在文人士子中享有盛名,且極會揣摩陛下心意,如今雖已致仕, 地位依舊不可小覷。
然而在崔琅眼中,自己一生命途皆被此人所毀,他沙啞的聲音在庭院中響起, 漠然得像是在講述旁人的故事:
“當年我與陳朗乃是同年舉子,一同參加春闈,因名姓相似,被負責主考的禮部大宗伯陳孟廷注意,放榜之後我名落孫山,原也不再奢望其他,只想等著地方授官, 好好奉養母親……”
“可殿試前夕,陳孟廷忽然派人將我請至府上, 贊我文章極妙,經義通達, 更是以策問考之,我沒有多想,認認真真寫了一篇文章, 但沒想到……”
崔琅說著頓了頓, 眼底控制不住浮現出一絲痛苦的神色,但又被他閉目強行壓了下去:“但沒想到他只是為了替自己的兒子陳朗鋪路,將會試之中有凡有可能壓過陳朗的人盡數落選,並且不知如何從帝君嘴裡得知殿試考題,私下將我文章騙去。”
“後來陳朗被欽點為新科狀元,陳孟延唯恐走漏風聲, 便上下打通關節報我病重不治,從禮部記檔中抹去我的舉人身份,除此之外更是派人一路追殺,我九死一生才逃脫出來,直到他致仕,這才敢帶母親跋涉回京,想要找人替我平反冤屈。”
故事的後半段崔琅卻沒再說,大抵便是他陰差陽錯被誠王楚圭所救,並派到了楚陵身邊做眼線,那個人沒辦法幫他平反冤屈,卻允諾他可以得到當年失去的一切,崔琅早已被世事蹉跎了心志,萬般無奈也只得應下。
太陽落山,庭院逐漸被昏暗的天色包圍,壓得人心頭沉悶,喘不過氣來。
楚陵靜靜聽著崔琅的講述,始終不發一言,過了許久才開口問道:“先生如今可找到了那個替你平反的人?”
崔琅緩慢搖頭:“官官相護,此事怕是永無重見天日之時了。”
楚陵偏了偏頭:“先生當年為何不同我說?”
崔琅聞言一怔:“……王爺,你待我恩重如山,但可惜我滿腔悲憤時不曾遇見那個可以替我平反的人,後來熱血終涼,心灰意冷,縱然再是遇見,結果也已經不重要了。”
這件事於他來說是痛處,是心結,是魔障,卻早已不是日夜都想得到的真相了。
崔琅語罷長長吐出一口氣,再次向楚陵深深叩首:“王爺,是我辜恩負義,今日你要殺要剮,在下絕無二話,只求不要牽連我的母親。”
他絲毫不介意在楚陵面前吐露自己的軟肋,多年相識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面前這名男子的品性,也正因如此,他畫完那幅《群仙獻壽圖》後便萬念俱灰,備受折磨,如今若能坦然赴死,也算解脫。
楚陵靜默一瞬:“你背後的主子是誰?。”
崔琅笑意慘淡:“已叛一主,豈可再乎?其實我縱然不說,王爺心中也能猜到一二,不如全了在下臨死前的最後幾分體面。”
聞人熹在旁邊譏諷勾唇,心想辜恩負義之人還要體面嗎,毀崔琅前途者乃是陳孟廷,利用他當細作的人乃是楚圭,從頭到尾又關楚陵何事?說白了不過是欺善怕惡,欺軟怕硬。
“殺了他——”
楚陵耳畔猝不及防響起了一道低沉陰冷的聲音,明明平靜至極,卻讓人感受到了徹骨寒意。
聞人熹不知何時從袖中取出了一把精巧的烏金匕首遞給楚陵,只見刀刃鋒利,上刻兩道血槽,隱隱還能嗅到上面積年的血腥味與殺氣,壓低聲音一字一句警告道:
“背主之人留也無用,不如殺之後快!”
楚陵聞言一頓,在眾目睽睽之下接過匕首,握在手中端詳片刻,彷彿真的動了殺機,然而隨著時間一點一滴流逝,他卻並沒有如聞人熹所說的那般殺了崔琅,清冷漠然的聲音冷不丁在院落中響起,讓眾人俱是一驚:
“你走吧。”
楚陵握著那把削鐵如泥的匕首,然後在崔琅震驚錯愕的神色中割下了一片衣袖,只見那片雪白的布料被風一吹,蝴蝶般飄起,不偏不倚恰好落在崔琅的面前。
“本王從前將你視作知己摯友,如今雖已形同陌路,卻也不願取你性命,今日你我割袖斷交,往日種種煙消雲散,再不必見面了。”
楚陵語罷不顧臉色陰沉的聞人熹,轉身走進了屋內,徒留滿院怔愣的僕役和神色惶然慘淡的崔琅。
【我親愛的宿主,你可真是菩薩心腸……】
這條黑蛇已經很久沒出現了,它漆黑的身軀緩緩纏繞著內室中的那面銅鏡,精緻的鱗片在燭火下熠熠生輝,聲音暗啞低沉,總是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機械質感,甚至和聞人熹如出一轍的狠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