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來客 是誰?趕在這個時候過來
謝墨白選擇溢價收購集團股份, 但他不確定這樣做是否妥當,因此想父親求教。謝立言卻反問,他自己覺得呢?
過了一會兒, 謝墨白才抬起頭, 堅定地道:“爸爸我不認為這個決定有問題。之前明光併入集團的時候,我們家已經壓著其他股東,高價買了明光, 稀釋了他們的股份。”
“現在如果故伎重施,再逼他們以市價賣出國昌股份,不是不可以, 但是有些太過了。”
謝墨白冷靜地道, “以利誘之,雙方皆大歡喜,難道不是更好嗎?幾十億是個數字,一百億也是個數字。金錢的魅力,永遠只在於,它能夠換到想要的東西。更何況……”
謝禮言欣慰的看著兒子,介面道,“更何況, 你還是慷他人之慨。”
謝墨白毫不避諱地承認並且道:“爸爸, 我思來想去, 並不覺得這個決定有錯。我只是沒有預料到,各位股東會這麼積極踴躍。”
還有一點,謝墨白並沒有言明, 但謝立言絕對心領神會。
雖然,同樣都是讓集團其他股東,變相減持股份, 但謝立言以勢壓人,謝墨白以恩惠誘人。父以威,子以恩。這也是權力交接時,常用的路數,並不稀奇,但絕對好用。
謝立言再次提醒道:“想一想,極為渴望出售股份的,都是哪些董事?”
謝墨白先提到了卓錦城。對他,謝墨白已經琢磨透了,很有把握。
“卓董,無心爭奪集團實權。而且他的獨生女兒永居國外,卓董恐怕打著、一退休就出國與兒女團聚的心思。所以對他來說,手中保留一部分集團股份即可,但實在沒必要持有太多。”
謝立言點點頭,示意兒子繼續說。謝墨白又稍微思考了一二,這才道:“陸耀等人,他們各自都有自家的生意。”
他向父親求證:“或許,他們自家的生意需要用錢?”
謝立言直接肯定了兒子的猜測:“有的是生意不佳,有的想擴大經營。”他分說一二,便讓兒子繼續。
謝墨白又沉吟了片刻,才慎重的道:“華寧是集團的第二大股東,向來和集團合作緊密。”他抬頭直接盯著父親的眼神,口中緩緩問道:“付叔叔,恐怕要升遷了?”
謝立言面上,再度出欣慰的笑意,他並沒有把話說死,“可能性很大。”
謝墨白立即心領神會,“既然如此,讓明光優先收購華寧手中的股份。”
不同性質的企業各有特點。國昌集團由謝家控制,集團掌門人相對穩定。謝立言掌管了國昌集團的30年,華寧集團已經換了七八任董事長。
而相對的,謝墨白雖然頗有能耐,但他能接掌集團,最大的原因是他姓謝,是董事長的兒子。但對於華寧集團的董事長、ceo來說,他們必須做出成績才能向大股東交代,才能獲得晉升。
付董擔任華寧集團的董事長,已經有五六年了,在任上也算是盡忠職守,做出了不少成績。他的年紀也正合適,肯定希望在這一兩年,再往上沖一把。
華寧集團持有國昌的股份。既是因為雙方密切合作,也是在進行長線投資。現在,稍微變現一部分手中的股份,立即就能有大筆的進賬。而且還是以遠高於市面價的數額,溢價回籠資金,反映到業績上,會非常好看。
謝家與付董合作愉快,在關鍵時刻自然要支援一把。所以謝墨白才說,讓明光優先收購華寧集團的股份。
和父親一番長談之後,謝墨白心中的大石塊,終於放下。他開始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計劃。既然,許多董事和股東都有意出售股份,那麼要誰的,不要誰的,有什麼附加條件,就需要細細斟酌了。
謝墨白和父母商議一番,這才道,“我會和國外幾個集團再談談,爭取讓他們追加投資,或者再拉兩個集團加入進來。”
顧幼嵐也非常贊同地道,“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畢竟如果是花自家的錢,收購集團股份,肯定會盡量追求以市場價、或者最多略高於市價進行收購。那可就沒有這麼容易了。
謝墨白忍不住道:“集團的股份和股權結構,還是太複雜了。”
顧幼嵐嘆了一口氣,“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國昌集團體量龐大,與方方面面利益捆綁。而且在擴張的過程中,不斷的吞併和吸納其他同類企業和資本。
於是,才形成了現在的局面。謝家一家獨大,其他山頭林立。其他股東手中的股份未必很多,但每一個,都代表一方勢力,能量不小。
例如,a市的陸家,s市的孟家、南方的蔡家,都有少量的國昌股份。國昌的二股東直接就是國資。其他獨立董事也是臥虎藏龍,每一個都為國昌帶來了一定的資源。
謝氏夫婦何嘗不想清理股份?但牽一發而動全身。如果為了加強控制權,而影響了集團的穩定,那豈不是得不償失。再,說謝家目前能夠掌控集團的局面,所以,清理股權,對於謝氏夫婦來說並不急迫。
謝立言開口道,“慢慢來吧。就像現在這樣,抓住每一個合適的時機,見機行事。事緩則圓。”
謝墨白說到做到,他又說動了f國的幾大財團追加投資,而且又額外尋找了d國的蓋文集團,羅曼的tch集團,一起參與組建明光國際。其實,馮·布什曼先生也是一個好人選。但他們家的生意主要是汽車製造,和雪諾集團是競爭對手。
為了雙贏,謝墨白進一步給各位友商,描繪了一個美好願景。他答應,國昌集團會將一些産品的銷售,交給幾位重要合作夥伴代理。
這其中就包括,國産芯的一些高競爭力産品,以及部分技術尖端乃至壟斷的高科技産品,如67號合金等。
幾大參與投資的集團,各自劃分了銷售範圍。比如,布勒集團如果率先協助國昌,將産品賣給了f國南部的一家企業。除非布勒集團拒絕後續交易,否則,在五年內,這家企業只能從布勒集團那裡,才能進口到國昌的産品。
沒有誰比這些財團,更明白一個道理:壟斷産生天價利潤。這一協議,無疑深深打動了這些海外集團。
國昌將根據市場行情,設定年度價格區間。在此範圍內,這些集團能把産品賣出什麼價格,國昌都不過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