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畫作 透過畫作觸控他的靈魂
謝墨白將3樓改成畫室。雖然1樓2樓的牆上, 也掛著不少畫作為裝飾。但林曦直覺,能夠被特意掛在這裡的,一定具有特殊含義。甚至極有可能是謝墨白親筆所作。她詢問的看向謝墨白。
謝墨白點點頭, 和她一起看向那些畫作。隨著謝墨白的目光看去, 林曦只感覺觸目驚心!
這些油畫,十分注重光與影的表現,倒有一些印象派的特點。但是印象派的筆觸小而薄, 色彩柔和細膩。
謝墨白的這些作品,卻截然不同。顏色異常鮮豔斑斕,色彩對比極其強烈!
比如其中一副, 主色調就是沉鬱的黑與刺目的紅。還有一副, 使用了大面積的深藍與金黃。
顏料厚塗而濃重,筆觸誇張而蜿蜒!
從這一點看,又似乎在致敬後印象派畫家梵高的作品。
林曦的目光從一幅又一幅的畫作上掠過。其中的絕大部分,畫面極具緊張感,帶著強烈的沖突,彷彿正在燃燒生命。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謝墨白的聲輕柔而和緩地響起,“我小時候, 也跟著爸爸媽媽, 學著畫過幾筆國畫。但後來, 還是畫油畫多一點。”
林曦低聲地說:“大部分的國畫作品都是淡雅雋永,在色彩搭配上可能更注重協調,而非沖突。或許在某些方面, 油畫更具有表現力。”這種評價不一定完全對,可是放在謝墨白的作品上卻很適用。
謝墨白微笑看著身側的女子,她一向很能理解自己。
林曦慢慢走近細看。
每一副畫作下面, 都有一個銘牌,寫著作品名稱和完成時間。慢慢地,林曦也看出了一些門道。
謝墨白上大學以前,大概每年都有四五幅作品。但是上大學以後,每年大概只有一兩副,而且整體色調上,也稍微柔和明快一些,都是一些校園或者國外的風景畫。
再往後,有的年份畫作多,有的年份畫作少,平均下來可能每年2~3副。林曦算算時間,那應該是謝墨白剛回國,開始建立明光的時期。
一直到去年和今年,作品數量陡然增加!
今年才過去了大半年,已經畫了六七副!而且筆觸用色大膽。對比沖突強烈。站在作品面前都能感受到,作畫之人當時內心的激烈動蕩,好似在歇斯底裡地宣洩著內心的情緒。
林曦感覺十分複雜,好似透過了這些畫,觸控到了謝墨白的內心世界。
她輕聲說道:“我不知道別人怎麼看。但我覺得,這些作品真有感染力。古人以詩明志,小謝總以畫抒情。”
謝墨白的眼角微微的彎起,卻淡然地道,“其他人沒有看過。”
林曦愕然轉頭,看看謝墨白,他輕描淡寫地道:“我招待朋友,從來不會帶他們來3樓。”
林曦一時無言。
大體參觀完謝墨白的住所,林曦大概也明白了他的喜好。謝墨白不喜歡複雜繁瑣的裝飾,也不偏好精巧細致的設計。
像林曦現在居住的公寓,為了能夠收納更多的物品,特意根據房型,定製了很多收納櫃,見縫插針地,利用好每一寸空間。但這些設計,在謝墨白的住所,幾乎都看不到。
林曦很快了然,這和謝墨白成長生活環境有關。畢竟,他從來不用考慮房間不夠大、空間不夠用的問題。
這裡離明光以前辦公的地方很近、顯然,謝墨白是為了曾經上班方便,選擇居在這裡。
即便是這樣,這套別墅也包含好幾個儲藏室,和一整層的地下空間。室內的各個地方,都整整齊齊。顯然,這不可能是謝墨白的手筆。估計有人專門負責清潔和整理。謝墨白從來都不需要考慮物品擺放收納問題。
他喜歡開敞明亮的空間。
因此,房屋的裝修和設計,唯一要考慮的,就是符合他的生活習慣、讓他住的舒心。當然,如果條件允許,誰會不喜歡這樣明亮開敞、環境優美的房子呢。
林曦心理已經大概有數。
這時他們已從3樓下來,謝墨白繼續介紹道:“地下室有酒窖。去看看吧,順帶給午餐挑一瓶紅酒。”
地下室一半做了酒窖,一半做了儲物室。
這裡簡直是酒類收藏的世界!
好幾面牆,都整面安裝上了酒櫃,按照品牌年份,分類儲藏各式各樣的酒品。林曦驚奇地發現,竟然還有不少白酒。包括一些名貴罕見的烈性酒。
以謝墨白的性子,可不想是喜歡烈性酒的人啊。甚至,他對外一直宣稱不怎麼會喝酒。
謝墨不也留意到了她的疑惑,解釋道:“偶爾會招待一些朋友。鐘沂你是認識的,還有鄭源。他是鐘沂的表弟,就很喜歡喝白酒。”
林曦在心裡默默換算了一下人物關系,問:“鄭源和鄭漪鄭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