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昌過去一直持續擴大規模,基本上沒有發生大規模辭退員工的先例。但很多企業在t並購或重組時,也會發生遣散或者是安置員工的情況。
因此,林曦重點研究其中的優秀案例和成功做法。同時,她還拜託路予教授和各位同門,幫忙收集資料。
她帶著總裁辦學習研究,做足功課。越研究越發現,就像謝墨白所說的,事情並非不可為,甚至都未必一定要花大價錢,只要肯花心思探索,總是有辦法的。
這時,林曦才再度召集了一個討論會,將國昌建材以及各相關部門,一併喊來討論。她提前已經在心中思慮再三。
無論是智慧化升級改造,還是後續帶來的冗餘人員安排,國昌建材都是責任主體。後續的具體實施落實,也主要由他們來承擔。
謝墨白想要更加妥善的安置這些員工,這無疑是在給國昌建材上難度、上強度。可想而知建材的管理層,肯定不樂意。
一味強壓他們,不是最好的策略。因此,林曦特意請子公司,提前半小時到達會場,以便在討論會欠,先做一個簡單的溝通。她今天,就是要妥善解決這個問題,和建材方面統一思想認識。
林曦也不廢話,開口就道:“小謝總對於方案很不滿意。”然後不出意料地發現,國昌建材的總裁孫國梁和副總裁面上出現了緊張之色。
孫國梁不自覺身體前傾,連忙問道:“不知道,小謝總是對哪個方面不滿意?”
林曦神色嚴肅,幹脆利落道:“所有方面!”她一上來,就在渲染緊張焦慮的氛圍,給建材的兩位老總,增加心理壓力。
她揚了揚手中的升級改造方案,按照提前想要的思路,有理有據地開始挑刺兒,“首先,關於技術引進和裝置採購這一塊,採購部是繞不過去的。”
聽到這裡,孫國梁也憂慮地道:“之前關於裝置採購這一塊的資料,主要是子公司自行整理研究。”他為難地看著林曦道:“總助,您也知道,我們實在不敢在這個時候去勞煩採購部。人家也未必肯搭理我們。”
眾所周知,採購部是由郭正分管的。採購部主管胡高,更是郭正的心腹。後者的態度,直接決定著採購部的態度。
林曦笑著說:“你們不要想太多,大家都是集團的一員,公事公辦。”顯然,這種場面話並不能安撫國昌建材等人。當然,林曦的目的也不在這裡。
她翻開手裡的方案草稿,看了一眼上面的標註:“還有資金方面。”林曦抬頭看著眾人,“不用我說,你們也清楚,資金從來都是大問題。”
國昌建材的副總裁吳自樂,懇切道:“我們這一版方案,其實已經在盡可能地壓縮預算開支了。”
現在在場的只有林曦等三人,很多話都可以放得開一些。於是,他試探著問:“或許……可以把技術部和國昌機電的研發立項資金,再往下壓一壓。這一個也不急於一時。”
林曦一下子就笑了,她反問道:“兩位總裁,大家開啟天窗說亮話。你們覺得這份資金預算送上去,郭董和工業板塊那邊會答應嗎?”
二人皆是沉默不語。這是明擺著的事情。
除了必要的開支,國昌工業和集團總部,或者說是郭正和鄧一峰,都在極力壓縮批給國昌建材的預算。當然,在這一點上也不能說他們的決定完全有錯,只是說發展的重心不同。
林曦見他們心中有數,這才笑著說:“你們建材進行智慧化改造試點,技術部和國昌機電立項,進行研發公關。這兩件事情捆綁在一起,說不定還有透過的可能。如果把你們的事情但拎出來……”
她若有所指的道:“我敢說,集團內部的阻力會更大。”
畢竟,國昌機電是工業板塊的重要子公司,業績一向不錯,機電的總裁田勇,也深得鄧一峰的信任。鄧一峰著可是相當看重機電的業務。這變相等於,給工業板塊吃點甜頭,力求換他們鬆鬆手。
而給技術部增加預算,他們的分管集團總裁何若琳,恐怕也是樂見其成。
國昌建材兩位老總一點即通,立馬明白了林曦的言下之意,不敢再打這個主意。二人指著初步方案上的資金測算,小聲討論著,看哪一項還能再壓縮。
林曦也不打擾,端起茶杯慢慢喝茶。又過了一小會兒,兩位總裁才停下討論。但之前的資金測算,也是花費了大功夫來做,一時半會兒,還真看不出哪一項還能再往下壓縮。
他們不由得有些焦躁。
這時,林曦才做出一副憂色,似關心地開口道:“我也是想了又想,”嘆口氣無奈道:“看還,是要在人員安置問題上下功夫。”
她點著材料道:“按照現在的方案,遣散費可不在小數。”林曦這才把話題,往自己的目的上引導。
國昌建材的兩位老總,有些拿不定主意。副總裁吳自樂猶猶豫豫地道:“我們現在擬定的遣散費,是按照相關標準的上限,也就是參照平時工資的三倍發放。”
他看著林曦的神色提醒,“人員遣散,本來就是一個大難題,極為敏感複雜。所以,我們才提出頂格發放遣散費,以便減輕實施難度。如果現在還要削減遣散費……”
吳自樂吞吞吐吐道:“一個弄不好,是要出大亂子的,嚴重影響公司穩定。”
再說,計劃透過後,這一項工作的壓力,可都在子公司身上。他們就算想極力壓縮預算,提高方案透過的可能,也必須要為後續的實施考慮。
林曦直接冷了臉,反問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們說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