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董此人……真是上位者中的佼佼者。
在接任總助之後,林曦大部分工作表現的很出色。最開始,謝董也會給予一定的肯定。
而這並不一定是好事。林曦可以確定,謝董的這種表現不是常態。因為在張揚做總助的時候,並沒有這種待遇。
謝董並不是一個,喜歡輕易明確表達自己態度的人。無論是以前對張揚,還是一直以來對待其他下屬,大部分時候,他很少直接的表露自己的真實態度。
可是最開始,謝董對林曦工作滿意的時候,會表示認可。
之所以有這種不同,大機率是因為林曦接任總助不久,和謝董的配合度也不夠。為了避免她發生誤判,而影響到工作,謝董會給予一定的提示。
這是一種磨合,也是一種馴化。
而隨著,林曦逐漸上手各項工作。謝董的態度就恢複了高深莫測。
此後,無論林曦工作表現如何,無論她怎樣努力,都無法從謝董那裡,得到任何反饋。
林曦忍不住輕輕的吐出一口氣,肩膀塌了下來。彎腰俯身將,臉埋在手心。
繁重的工作、快速的節奏,雖然辛苦,但林曦並不畏懼。
真正讓她感覺心力憔悴的,是與上司的相處。
在謝董面前,林曦永遠覺得自己正在被審視,彷彿渾身破綻百出。
謝董永遠不會直接表態,林曦要絞盡腦汁地,去猜測他的想法,而後隨之推進工作。
一件棘手的工作完成後,沒有任何鼓勵、沒有任何肯定,甚至沒有任何態度。而下一件麻煩事,就已經接踵而至。
林曦不是一個職場新人,但她無疑是國昌集團的新成員。
於是,她根本無法得知,自己到底做的對不對?努力有沒有白費?
不確定性,帶來了巨大的危機感。林夕憂心忡忡,擔心自己隨時會被替換。
多少次她都想拿起電話,想和師長和朋友們傾訴。
但是跳槽到國昌,以短期的辛苦,換取未來的上升通道,這條路是林曦自己選的。她就是咬著牙也要走下去。
林曦抬起頭,極力揚起一個大大的笑容,替代下原本的倦容。
多想無益。她將思緒回歸到工作。目前,她最需要搞明白的是一件事情。國昌工業急於推出低利潤行業,謝董對此,到底持何態度?
林曦有預感,此事沒完,必有後續。
但她更加確定,決不能直接請教謝董!這會是一個很糟糕的主意。
是國昌給自己開工資,而不是自己付學費給國昌。
知識從來不是免費的,這一點林曦早有認知。知識就是財富,沒有人會無償分享。
國昌會把林曦挖來,是因為張揚走後,總裁辦沒有其他助理合適接手。但這不意味著,林曦是不可取代的。
國昌有著明確的人才培養機制,或者內部培養或者從外部引進。
而作為國昌的主宰,謝董對這些人的態度是,給予他們成長的機會並冷眼旁觀。
只有在極少或極關鍵的時刻,只有對於那些有重要作用的下屬,才可能會加以點撥。
林曦不是國昌培養起來的,到國昌的時間也還不長。所以,林曦在謝董中心目中的地位還不夠,她是得不到謝董的指點的。
如果這些下屬能夠展現能力,符合謝董的心意,那麼就會得到進一步的培養和提拔。如果他們的發展不符合謝董的預期,那麼就會被調離或冷藏。即使發生後者,對謝董、對國昌也沒有什麼損失。
就像林曦曾經和周虞感慨,國昌有太多選擇。
對於謝董來說,他用人也有太多選擇。賢則用,不賢則黜。
有一位如此英明而高深莫測的老闆,正是林曦壓力的來源。
看重新看完調研報告,林曦並沒有立即下班,她準備提前瀏覽一下明天的待辦事項。
這時,她竟然收到了謝墨白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