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從醫院回來告訴丈夫,朱紅偉的嫂子送的雞湯,說了朱家父母的神色,她丈夫不禁說:“門當戶對又怎麼了。”
何敏一聽這話也意識到別人也在丈夫面前說過,不應該叫閨女下嫁。
話說回來,老兩口到樓下正好碰到朱母的菜籃子滿滿的,朱父還拎著一條魚和一隻雞。何敏不禁說:“別給她吃那麼多。”
朱父笑著說:“我們問過醫生,月子裡吃好喝好身體好。胖了不好看等把身體養回來再減肥。”
朱母解釋:“紅偉的幾個朋友也在,這些菜不多。”
何敏想起大小夥子飯量大,便笑著告辭。朱母叫她留下來吃飯,何敏就把丈夫推出去:“還沒上樓呼機就響了。”
朱家老兩口信以為真,因為張懷民就挺忙的。
回到家屬院,看到張懷民的車在樓下,夫妻倆互看一下就去張家。
張懷民躺在沙發上看偵探小說,聽到敲門聲就說:“請進,門沒鎖。”
夫妻倆進來,張懷民慌忙坐起來倒水:“什麼風把您二位吹來了?”
何敏的丈夫看著張懷民的氣色和神態不禁搖頭,也沒比他大幾歲,怎麼一個像中年人,一個就是年過半百的老人啊。
張懷民的這位領導是副部級,倆人其實沒差多少,但他比張懷民大六七歲,於公於私都是他老大哥。張懷民不得不放尊重:“出什麼事了?”
何敏:“沒事,剛才看孩子碰到團團,團團這孩子才回來,你怎麼也不叫他在家歇一天?”
張懷民坐下:“今天週末,他的幾個朋友都休息,趁機聚聚。”
何敏的丈夫朝沙發上看去:“你還看這書?”
張懷民實話實說:“抓嫌疑人要想想嫌疑人怎麼想的。很多難辦的案子都是跟地攤文學學的。雖然大部分案件不是為情為錢就是為色,但也有些奇怪的案子。”
他領導不禁問:“我怎麼聽說以前你辦案都是先排查?”
“要先排查嫌疑最大的。如果像耙地一樣耙了幾遍,沒有任何遺漏再用其他方法也不遲。”張懷民道,“雖然看這書,我還是堅信沒有那麼多高智商犯罪。智商高的人來錢快,何必親自動手。”
何敏不愛聽這些:“懷民,團團媽呢?”
張懷民:“她二大娘沒了,剛才她堂弟過來找她,跟她堂弟燒紙去了。”
何敏懷疑她聽錯了:“她二大娘,你不去?”
“團團媽也不想去。”張懷民怕他領導誤會,“前些年當倒爺賺了不少錢,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後來火車大劫案把他們嚇得不敢幹,又覺著有個當公安的親戚好。團團媽懶得理他們,礙於她大伯和小叔還活著,對她也挺好,給兩位老人個面子回去看一眼。”
何敏家也有這樣的親戚,可以理解:“我還想團團媽要是沒事,下午去街上看看。”
張懷民:“她二大娘回老家安葬,她是去老家,大概要到下午才能回來。”
何敏看丈夫:“我們也回去吧。”
張懷民送兩人到門外。
回來張懷民繼續躺沙發上看書。
十二點多,張懷民餓了,打算看看有面條還是有餃子,蘇笑笑回來了。張懷民有種不好的感覺:“你怎麼回來的?”
蘇笑笑:“小叔家買個麵包車,我們坐麵包車回來的。”
“劉莊也沒留在村裡幫忙?”
蘇笑笑:“我到村裡看到劉荷和她的幾個兒女,小嬸說劉荷跟她丈夫正在鬧離婚,她丈夫的相好的是我二大娘兒媳婦的堂妹。聽說二大娘的兒媳婦叫她堂妹幫忙看店,劉荷兩口子經常過去,一來二去偷偷好上的。我估計今天有的鬧,這種熱鬧不敢看,除了小叔小嬸和他們家老大兩口子,我們都回來了。”
張懷民:“劉莊他姐和姐夫?”
蘇笑笑點頭:“劉莊的侄子侄女和他閨女原本放寒假在老家,也被劉莊弄到城裡看店。可能擔心幾個孩子看到那些烏七八糟的事學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