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笑笑:“你只是一時不習慣——”
“習慣就好了?”
蘇笑笑看著他一臉哀怨頓時覺著好笑:“沒等你習慣,你就會發現時間不夠用。下了班只想回家吃飯睡覺,甚至都不想做飯。”
團團:“這麼累?”
蘇笑笑點頭:“所以是我選擇家和單位兩點一線。不是因為沒人找媽媽逛街喝酒,媽媽不得不兩點一線。”
“你同事還喝酒啊?”
蘇笑笑好笑:“你認為我同事都跟我年齡相仿啊?你高中師兄師姐該畢業了吧?他們畢業後去哪兒上班?”
團團恍然大悟:“對啊。你單位也有很多跟我大小差不多的?媽媽,她們找你玩嗎?”
“我是她們領導,她們下了班不想見到領導,不然就算在迪廳也覺著像上班。”蘇笑笑道,“跟我年齡相仿的找過我,但我不喜歡跟她們聊天。不是說兒女怎麼怎麼不成器,就說孫子孫女,誰要聽這些家長裡短。”
蘇笑笑跟同事出去過幾次,她們見蘇笑笑的衣服顯氣質,就找蘇笑笑逛街,問蘇笑笑的衣服在哪兒買的。
鐘二娃的服裝廠在首都有專賣店,蘇笑笑把人帶過去,她們一問價格就直呼穿不起。從店裡出來還要打趣蘇笑笑會花錢。
蘇笑笑解釋她只有拿到獎金才逛這家店,幾人依然認為她不會過日子。還說女人應該好好打扮,但要量力而行。蘇笑笑聽了這話不高興也沒表現出來,也不再同她們出去。
她們邀請了幾次蘇笑笑都找藉口溜,有一回在食堂吃飯幾人逮住蘇笑笑一人打趣。
事業單位又沒法跳槽,鬧僵了工作不好幹,蘇笑笑任由她們說個痛快。
晚上到家她把這幾年在鐘二娃店裡買的好衣服都拿出來,幾天一套輪著穿。到了夏天,蘇笑笑的衣服便宜,幸好這些年沒胖過,人襯衣服,她就一天一套。
蘇笑笑還去團團同學店裡選了許多跟衣服很搭的發飾,又去街上買幾雙鞋。街坊四鄰大爺大媽看到她一週不重樣就跟羅翠紅白話,你兒媳婦升官了,肯定升了,比以前講究。
張懷民卻覺著她病得不輕,問她出什麼事了。蘇笑笑直接說小事。她要說沒事,張懷民得查查。一聽小事就想起她那年在醫院門口大殺四方,忍不住為惹到她的人祈禱。
到了深秋時節,蘇笑笑小腿褲配寬松的毛衣,或者牛仔褲配短款夾克。四十歲的人看背影像二十多歲,到前面看像三十來歲,經常有人跟她搭話。
起初局裡幾個領導沒注意,連著半年她都打扮的跟明星似的,又聽屬下聊過,領導懷疑她家裡出了變故導致她性情大變。
局長就找蘇笑笑談話,先誇她衣服好看,話鋒一轉問她跟丈夫感情如何,孩子在學校還好嗎之類的。
蘇笑笑一看誤會大了,趕忙解釋上半年收拾屋子,發現很多衣服沒怎麼穿過,再不穿她就老了。
領導放心下來,就說沒事就好,穿好看點挺好,省得別人一聽郵電部門就以為全是滿身臭汗的大老爺們。
幾個女同事看到蘇笑笑進了局長辦公室,認為領導會數落她穿衣問題,老同志了,天天跟花枝招展的小姑娘似的成何體統。所以都等著蘇笑笑吃癟收斂。
蘇笑笑我行我素。直到上半年那場風波過後各部門嚴查,蘇笑笑才跟從前一樣怎麼舒服怎麼來。
蘇笑笑這樣幹了一年多,自然把跟她年齡相仿的女同志得罪光了。不過也有意外收獲,三十歲以下的女同事都會找機會問她衣服哪兒買的。
她們很清楚蘇笑笑比她們工資高,直接問有沒有平替,不要求布料版型多好,穿著好看就行。蘇笑笑就把團團的同學和她大伯小叔開的店推給她們。
那幾家店都從南方拿貨,在首都很有特色,又比鐘二娃的專賣店便宜,她們幾乎每次去都能選到喜歡的。她們高興,見著蘇笑笑就道謝。有幾次被年輕男同志聽見,問她們謝什麼。她們趁機顯擺一下衣服,後來那些男同志想給物件選禮物,也找蘇笑笑推薦。
蘇笑笑在單位有人可用,而且新腦子靈活,愈發懶得同老同志周旋。不過這些事她不打算告訴團團,團團以後肯定去研發單位,眼裡只有資料的科研人員哪有心思對人的衣著品頭論足。
團團不知真相便對蘇笑笑的話信以為真:“媽媽說得對。天天跟她們聊那些,早晚跟衚衕裡的大爺大媽一樣,今兒東家長,明天西家短。”
蘇笑笑把紅薯掰兩半:“中午不做飯了?”
“就吃這?”團團皺眉。
蘇笑笑:“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