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莊還有個哥,農忙時節他哥嫂都下地,劉莊的侄女做飯侄子燒火,所以全家只能抽出一個人看店。
劉小叔明白過來:“你意思叫劉荷幫我們看店?”
蘇笑笑:“農忙過後你再租一間店面,請人家五十,給劉荷七八十,讓她幫你看一家,你自己看一家,小嬸給你倆送飯。二大爺在城裡也有店,我要這樣說,我那個弟妹又該懷疑劉荷惦記她的店。”
“那是你二大爺開的。”
蘇笑笑:“聽二大娘的意思,他們的就是兒子的。”
劉小叔也預設家産是兒子的,好比家裡的房子和地都給大兒子,城裡的店面,他打算讓閨女幫忙,賺了錢給小兒子一點,以後店面留給大兒子。他老了自然是大兒子照顧。閨女和小兒子有空就搭把手。
不過現在沒打算給兒子,所以這些年賺的錢都在他們老兩口手裡。
劉小叔設身處地想想,他閨女要離婚他也會反對,但兒媳婦要因為擔心她爭家産,不許閨女進門,他會很生氣,而不是像二哥二嫂一樣裝聾作啞,更不會在聽了蘇笑笑的主意後嫌閨女不要臉嫁老男人。
別說四十歲嫁五十歲,也有城裡人三十歲嫁五十歲,也沒見人家父母當著外人的面罵不要臉。就算心裡不滿,也是私下裡發發牢騷。
劉小叔勸蘇笑笑:“也不能怪你二大爺,咱們村的人都這樣。閨女離婚當父母都沒臉出門。”
蘇笑笑問:“人活一張臉?”
“對啊。”
蘇笑笑:“二大爺嫌擺攤丟人,後來還是去了?”
“這,這不是沒錢嗎。”
蘇笑笑問:“所以臉面沒有活著重要?你們想過得好就去擺攤,劉荷怕捱打要離婚,你們就不許她離?劉荷有嫌棄你們擺攤給她丟臉嗎?”
劉小叔被問住,不禁嘆氣:“你說的我都懂。可劉荷不是我閨女。你跟你二大爺鬧僵,我再幫你數落他倆,他倆能連我也不理。”
“你不如問問我姑。”蘇笑笑說著話朝後看。
劉小叔:“找團團?剛才見你跟你二大娘叨叨起來,團團就帶著幾個小的出去了。”
蘇笑笑給她小叔拿的東西還在她大爺家:“去大伯家。”
劉小叔以為她擔心團團,就陪她去老大家找孩子。
蘇笑笑把小叔的那份給他,劉小叔接過去就問:“有沒有給你爺爺奶奶上墳?”
“年前就去了。”劉小叔指的是蘇家老兩口。每年都是年前去掃墓,年三十上午團團去老宅貼對聯,順便給老兩口燒香。
團團在廂房他大表舅屋裡,看到媽媽回來,他從屋裡出來:“媽媽,沒事吧?”
“我沒事。”
團團問:“我是說二奶奶二爺爺,沒被你罵哭吧?”
蘇笑笑朝他腦袋上一下:“我母夜叉啊?”
“爸爸說母老虎見著你都繞道走。”團團說完往後跳一步。
劉小叔不禁問:“你和懷民吵架了?”
團團:“張隊哪敢跟她吵。我爸爸受傷那次,她陪我爸爸去醫院拆石膏,跟人在醫院門口吵起來,大殺四方,可威風了。”
“啥時候?”劉小叔忙問,“懷民還傷著,你就敢跟人吵起來,要是打起來,你倆——”
蘇笑笑打斷:“不巧碰到劉旭陪他岳父去醫院,我爹孃也在,劉大軍的嘴,我不說你也知道,一見著我就沒好話。我忍不住反駁幾句,啥也不知道的路人說我欺負我爹孃,話裡話外嫌我不孝,我才跟她吵幾句。”瞪團團,“別聽你爸瞎說。他就喜歡誇張。”
劉小叔相信那次動靜不小,因為他以前想弄死他三哥。再有人和稀泥,他能連和稀泥的一塊打。
劉小叔在他二哥家嘮半天口幹舌燥,他倒杯水又給蘇笑笑添一點熱水,問團團要不要。
團團指著罐頭:“我想吃罐頭。”
要擱以前劉小叔會說吃飯的時候倒碗裡大家一起吃。現在手頭寬裕,罐頭不稀奇,他立刻拿一瓶拆開,讓團團抱著瓶吃。
團團拿著罐頭去廚房倒盆裡,然後拿一把勺子去廂房。
劉小叔好氣又好笑:“那幾個孩子,自己想吃攛掇團團找你要。”
蘇笑笑問:“回頭你跟劉荷說說?用別人哪有用自己人放心。”
“其實有件事,我正想問問你。”劉小叔倆兒子,小兒子劉莊有工作,不需要他操心,家裡的地足夠大兒子種的,劉二伯一個兒子也好打發,難就難在老大家。
以前劉老大幾個孩子只活一個閨女一個兒子,六零年過去日子稍稍好過,蘇笑笑的大娘就有了,最小的兒子只比劉莊大半歲,比他大哥大姐小一二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