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窮要面子 你懂個錘子!
上個月農村秋收,劉莊回去一趟,回來給蘇笑笑帶兩個老南瓜和幾斤花生。老南瓜和花生都是在院門外種的。以前只種冬瓜和南瓜,冬瓜切片曬幹, 南瓜摘下來放著, 留著冬天吃。
自打可以經常進城賣東西, 劉家幾個長輩便不在門外種冬瓜, 改在地頭河邊。南瓜繼續種,因為嫩南瓜可以炒菜攤煎餅,老南瓜可以煮粥。原先種冬瓜的地改種花生。
蘇笑笑開學後早出晚歸沒時間做, 三斤花生還剩兩斤多。蘇笑笑沒理兒子, 去廚房剝一碗花生,用花生紅棗煮小米粥。
七點五十, 團團看著鬧鐘讓四個同學休息。他六點多吃飯,到這個點也餓了,就叫楊一名和他去廚房, 把鋼筋鍋裡的一大盆小米粥端去書房。
到書房團團用勺子盛碗中,一人一碗,喝下去熱乎乎的, 全身暖暖的, 睏乏的腦袋有了營養, 也有精神繼續看書。
九點鐘,蘇笑笑從堂屋出來:“團團,時間不早了。”
“好了。”團團開啟門,楊一名和三個同學出來。
張懷民聽到動靜拿著手電筒出來, 送幾個小的回家。楊一名幾人習慣性說不用送,張懷民不放心,先照著讓住他家後面的幾個回家, 然後到路口打著手電看著楊一名回家。
楊一名推開虛掩的院門,屋裡漆黑一片,他心中一時間不是滋味。楊一名鎖上門,堂屋的燈亮了,他媽披著衣服出來:“一名回來了?洗洗睡吧。”
見他媽還沒睡,一直在等他,楊一名心裡頭一暖:“您別出來,外面風大。”
陽歷十一月,早立冬了,像去年再過一週就下雪了。楊媽裹好身上的衣服:“沒事。”到廚房門口看到暖瓶和鍋,“餓不餓?”
楊一名搖頭:“在蘇團團家喝了一碗小米粥。”
嫌冷縮著身子的楊媽站直:“你蘇阿姨還給你們做飯?”
“不是。晚上做的多,還剩一盆,我們一人一碗。”
楊媽好笑:“傻小子,誰家做飯能多做一盆?特意給你們留的。”
楊一名猛然轉向他媽。他媽點頭:“肯定的。這事你別管,我回頭買一包小米給你蘇阿姨送去。你蘇阿姨上學,張隊長半工半讀,不比以前,他倆的定量只能裹住他們一家三口。”
“那,蘇阿姨她,她傻啊,還是太好了啊?”
楊媽:“糧食不夠吃買著吃,就是太貴。”
楊一名想起有幾次他問蘇團團早上吃的什麼,蘇團團不是說包子焦圈就是說油條:“那我們每人每月給蘇阿姨幾斤米合適?”
“我想想。”以前楊媽媽不喜歡那三個學渣,擔心楊一名跟他們學壞了。這兩年那三個小子經常來找楊一名,穿的衣服要麼髒兮兮的要麼打補丁,但人很有禮貌,雖然給她打招呼的時候畏畏縮縮。也沒聽附近大爺大媽說那幾個偷雞摸狗溜門撬鎖。楊媽媽對他們改觀後又聽說那幾個小子有的父母是普通工人,有的是單職工家庭,家裡孩子多,要不是跟著蘇笑笑賣對聯和冰棒賺了錢,父母不會讓他們上高中。
楊媽媽:“別讓他仨買。你也別跟他們說這事,就當不知道。”
“咋了?”
楊媽媽:“我買米送過去,他們要是知道了找父母要米,他們的父母不給,以後還好意思跟你和團團一起晚自習嗎?”
“那怎麼辦?”
以前楊媽媽認為人一多就沒心思寫作業。這兩年算看出來,楊一名的性子不適合一個人複習。跟人玩半小時學半小時,都比他一個人窩在屋裡三個小時效率高。“我多買點。就當你給團團的補課費。”
楊一名想說,我給過了。忽然想起以前蘇團團說他要考上大學,他爺會給他一千塊。他說真有那麼多就給團團四百。現在看來就是空頭支票啊。
楊一名問:“蘇阿姨要嗎?”
“洗臉洗腳睡覺去。”風太大,楊媽媽受不了,裹緊衣服回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