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雲川想想他原來縣學的那個小小的藏書室,不由得震驚了一小會兒。
越雲川在現代看過更大的圖書館,但是古代這種規模的還真是隻有這一個。
正巧一人從藏書閣拿了本書出來,他看見越雲川的樣子失笑,然後主動上前搭話,“兄臺可是剛剛進書院讀書?”
越雲川回過神,點點頭,“是啊,剛剛來,讓兄臺見笑了。”
這人不在意的擺擺手,“知府大人勵志讓天下寒門之士都能有書讀,這藏書閣就是為此而建的,寒門學子未能看到這些書,難道是學子的過錯嗎?”
這人言語間雖有驕傲之感,但並無輕慢之意,甚至十分熱情的要給越雲川介紹藏書閣內的書籍構成。
這種人若是遇到那種自尊心特別強的,不想被別人看不起的寒門學子,恐怕會撞到釘子上,但他遇到的是越雲川。
越雲川絲毫不在意他話語之中的那一絲驕傲,反而感謝他的熱情引導,他對著這位熱心的同窗揖了一禮,“那就要麻煩這位兄臺了,不知這位兄臺如何稱呼?”
謝永言說道,“我姓謝,字永言。”
越雲川道,“原來是謝兄.......”
越雲川和謝永言互相通了姓名,越雲川由謝永言帶著認識藏書閣。
藏書閣三層樓,由底下往上,一層比一層小一圈。
第一層最大,擺放的都是各種版本的經史子集,若是隻專心科考的人只需要在這一層就能滿足科考過程中所有的要求。
第二層擺放的都是各類遊記,技藝等雜書,有古代版的天工開物,甚至還有珍惜的醫術典籍。
第三層擺放的則是各類孤本,平日裡第三層是不允許學子隨便進去的,但是書院的前幾名學子都能進去,或者能用學分兌換進去的機會,或者願意無償抄寫孤本的也能看書。
謝永言介紹一番,臉上帶著一種特別的驕傲神色,感慨著說,“我們知府大人乃天下讀書人的知音啊!”
越雲川感同身受的點頭。
知府大人此舉確實算是天下讀書人的知音,在現代,圖書館自然是很平常的事情,可是他在古代走了這麼久,確實就在江南看到這麼一座書院。
如果書院能夠不考試就接納天下學子就好了。
但是想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哪怕是有這樣的情況的嶽麓書院,秀才的功名也是入場券。
除了本地一開始收進來培養的學子,外地的學子必須要有秀才功名才能進來讀書。
這種念頭在越雲川的腦海裡一滑而過,社會背景如此,他一個小小的秀才又能改變什麼呢?至少要成為一地知府,才能建設一處類似於嶽麓書院的藏書閣。
越雲川很快將注意力都放在了現場的書籍上,他正好在學業上有很多疑惑,也不知道是否能夠從這裡得到解答。
越雲川看向身邊熱情解讀的謝永言,“謝兄,我有些疑惑,不知道看哪本書才能得到解答,不止謝兄能否幫忙解惑?”
謝永言熱情道,“若能幫忙自然知無不言,越兄請說。”
越雲川笑了笑,把心中的疑問一一問出來,謝永言有的直接能夠給越雲川解答,有的只能去找書。
好在謝永言對藏書閣十分熟悉,往往能夠很快就找到合適的書籍。
兩人越談越投契,竟然意外的成為了很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