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雲川在家重新把手頭的書複習了兩遍,也終於等來了沈大郎休沐歸家。
他特意帶上書本前去請教,順便也探聽清楚了童生考試的具體程式和內容。
童生考試三年考兩次,越雲川趕的時間正好。
上次考試是去年,也就是說明年二月正好就有一場考試。
考試內容都有四書五經內容,作詩一首,經文、詩賦、駢文等。
如同越雲川猜想的,童生考試雖然是科舉考試之中最簡單的考試,卻也不能僅憑在家中自學就能考過的,還是要讀書。
沈大郎也給他介紹了附近書院的情況。
遂縣是個小地方,附近也沒有很有名氣的正規書院,大部分讀書人都是在私塾中讀書的。
附近的私塾有四家。
一家距離太遠的是李秀才辦的,李秀才年紀尚輕,前年才考中秀才。
最近的是一位老童生,所教導的基本都是些才開蒙的幼童,但凡是想要考取秀才的青年人都沒有去他那裡讀書的。
剩下兩位都在遂縣內,一位姓沈,一位姓馮。
沈秀才雖然開辦私塾,但日常生活基本都在與秀才舉人聯絡感情,期望有人能在仕途上祝他一臂之力,心思並不在教書上。
另外一位馮秀才,年近四十,為人嚴肅,但因為家境貧窮,教書也還過得去,反而算是附近最好的私塾了。
沈大郎平日就在馮秀才處讀書。
馮秀才家中還提供食宿,只需要交錢就行。
沈大郎覺得來回往返耽誤讀書時間,日常就在馮秀才家中住宿,偶爾休沐才會回家一趟。
越雲川聽過之後就明白了,馮秀才就是他目前最好的選擇。
如今將近五月份了,距離明年二月好像還有很久。
但越雲川此時剛剛把四書五經背誦下來,什麼經義一概不熟悉,作詩更是一竅不通,所以算下來時間還是很緊的。
於是越雲川也不耽擱,問好了要如何去馮秀才處拜師,就立刻回家準備東西,準備明日與沈大郎一同去馮秀才處拜師,立刻就開始學習。
但沈大郎卻攔住了他,“越兄,越兄,且慢,我知道你著急,但貿然上門並非君子作為,你且耐心等待,我幫您跟夫子問好,再定下上門的時間,你自然就可以上門拜師,開始學習了。”
越雲川雖然著急,也有點厭煩這些虛禮,卻也知道這些虛禮是必須走的,還要走的好,走的漂亮,事情才能越辦越好。
好在沈大郎承諾,馮秀才因為家貧,對上門求學的學生一般都不會拒絕。
越雲川只需要在家等待沈大郎帶好訊息回來就行了。
於是,越雲川也只能回家等待。
晚飯後,越雲川才終於緩解了那種莫名的焦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