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科舉?
只是他還沒確定要考科舉呢.......
他認真的謝過系統,回屋翻了翻自己的包裹。
他把包裹塞到了書房的榻下,周氏害怕打擾他休息,一直沒有動。
越雲川開啟包裹,從最裡面拿出一個包裹的非常嚴實的小包,包裹開啟,一堆金銀銀票和幾個飾品在小包袱皮上滾落。
他重新計算了一下自己現在有的財産,要遣散的兵士很多,朝廷發的遣散費平均到每個人的腦袋上就並不多,越雲川得到了三十兩。
其餘的財物都是從哪個要殺他的人身上得來的,那個人身上的財物很多,之前也不知道殺了幾個人,身上還有各種各樣的零碎首飾。
越雲川之前雖然把有標記的東西都丟掉了,但剩下的若是換成錢也足夠農家多年花銷了。
若是他想要科舉,這筆錢也能幫他輕松度過前期。
所以要試試嘛?
雖說有種種顧慮,但他也不想成為佼佼者,狀元一類的,實在不行只考得一個秀才,至少可以去做私塾先生,家中也會免稅免徭役,生活也會比現在更好。也算是達成了原主讓全家過上好日子的心願。
越雲川猶豫一下,還是把那晚從那人身上拿的東西都自己收到了系統的空間之中。
最後只拿了八十兩銀子去越父越母那,這是原主的遣散費’一部分路上變賣首飾剩下的錢,是能完全保證隨便用沒有隱患的錢。
越雲川敲開了越父越母的屋門,把八十兩遞給父母,“這是我的遣散費和在戰場上的收獲。”
越父越母接過錢,越母去把錢鎖起來,越父卻說起了別的事情。
屋內油燈昏暗,迎著窗外最後一絲光亮,越山師看著兒子的眼神中滿是對他寄予的期望,“兒,自你回鄉,我就在想著你以後該怎麼樣,想來想去,想著不如繼續讀書,試試科考,我們不求為官做宰,若是考個秀才回來就非常好了......”
越山師絮絮叨叨跟裴雲川唸叨著“這些年家中也攢了些餘錢,待你中了秀才就多多的買上幾畝地,僱傭農戶來種地,到時候既不用納稅也不用徭役,到時候田地産出全部都是自家的,慢慢的這日子也就越過越好了.......”
周氏也跟著在一旁聽著,贊同的點頭。
他好像沒有什麼理由拒絕了。
古代科考雖然難,但總要真正去做才知道自己行不行,不能僅憑臆想覺得自己不行就不敢開始去做。
越雲川,“.......好。”
越雲川點頭答應,“待春耕之後我就去找個私塾讀書。”
越雲川確定了要走科舉這條路,但在真正科舉之前先要春耕。
越家有十畝地,其中三畝是水田,一畝是次田,剩下的都是很好的田地,農民雖然靠天收成,但再好的田地也需要精細耕種才能有好收成。
於是第四天一大早越雲川就跟著去了田裡。
有了越雲川加入,春耕的步伐快了很多,而真正體驗過春耕的越雲川也覺得能夠科舉是個很好的選擇,畢竟春耕是真的辛苦,種出來的每一粒糧食都是汗水啊。
春耕結束,平日裡終於無事了,越雲川這日早早起床,把書房內書架上關於科考的書翻了出來,從啟蒙書籍三字經和千字文開始看。
越雲川繼承了原主的記憶,識字沒有問題,但寫字卻寫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