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回京
古書有雲: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龍舟一詞,最早便源自此句。
同普通船隻不同,龍舟大小不一,橈手數量不一。榆城的龍舟雕刻精美細致,無一不可入畫,待請龍祭神、鑼鼓喧囂震天過後,排排穿著深青布衣的大漢坐上龍舟,赤著胳膊,雙臂上虯結的肌肉鼓起,極有震懾力。
兩岸的看客歡聲陣陣,待一排龍舟在令下離岸而去更是激動得面紅耳赤,連五歲小兒個個都站在了樹上或自家長輩的肩上尖聲吶喊。這種撲面而來的喧鬧充滿了市井間的煙火氣息,與京城那些達官貴人即便在慶賀時也會謹守規矩以免失儀的矜持不同,這些百姓的熱情極富感染和沖擊力,讓躺在宣帝懷中的知漪記起了每逢隨著去春嵬秋獮時震戈長嘯的將士們。
“皇上。”知漪轉過頭望向宣帝,笑意淺淺,“他們都在誇你。”
“嗯。”宣帝拍拍她腦袋,眸中的欣慰和豪氣一閃而過,很快被掩在了素日沉穩的面容下。
整個巨大龍船的第二層,除去那些服侍的宮人就只有知漪宣帝二人,至於那些朝臣全被留在了下面。不過他們也沒什麼意見,此時正是放鬆時刻,都在點頭含笑看著遠處那些激情飛揚的龍舟賽,不時交頭接耳。
津津有味地看了一刻左右,外面響起內侍的通報聲,穿著甲冑的莊澤卿大步走來,在小門前停住,解下佩劍。
“卑職參見皇上。”
宣帝應聲,按下想要從腿上下來的小姑娘,沉聲道:“如何了?”
雖是微低著頭,莊澤卿眼角餘光也瞥見了小表妹略為羞赧的模樣,眼中閃過笑意,隨即正色道:“水下提前埋伏了五十三人,已盡數抓獲,對今日的賽龍舟不會影響。”
如今形勢逐漸明朗,海清國和大石國勾結已成事實,想是不願再忍受多年的屬國身份。而它之所以有這份膽量,大概便是仗著與宣朝隔海相望,且宣朝將士不如海清國擅長水戰。
但宣朝成為四國之主多年,地廣人稠,將兵僅從數量上就能碾壓這幾國,海清國的圖謀絕非易事。所以這兩國目前的法子大概是逐步收買宣朝官員,再偶爾給宣朝來個‘小打小鬧’。宣朝沒有什麼天災人禍,他們就人為製造,比如上次的蘆花村中毒案,再比如這次榆城龍舟節,他們更是在雲陽江下埋伏了五十三死士,等賽龍舟進行到高潮時,再肆意截殺無辜百姓。
他們的佈置能如此順利,其中少不了南江總督薛海的暗中幫助。
今日雲陽江邊的看客數量怎麼也有成千上萬,如果真的成了,百姓少不得受驚恐慌,若他們再趁此機會大肆傳一些不利於宣帝的謠言……一次兩次也許無效,十次幾十次總會有百姓動搖。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莊澤卿還真無法相信海清國和大石國竟真的想得出這麼卑劣無恥的法子。
如今皇上已經動怒,並且明確讓人傳信給了已經成為大石國國君最信任的寵臣譚之洲譚大人。譚大人在大石國經營近三年,又有皇上派去的人暗中相助,早就在大石國建起了不小的勢力,只要一發動,大石國很快就會陷入內亂當中自顧不暇。兩國同盟一瓦解,再逐個擊破對皇上來說簡直易如反掌。
莊澤卿思忖著,經此一事皇上似乎對多羅國和五寶國的存在也另有了思量,恐怕過幾年,天下局勢又將有大變化。
“很好。”宣帝難得如此誇人,想到那五十三個死士,他眼中厲光閃過,“只留三人,其他人不用留了。”
莊澤卿點頭,“皇上放心,抓到這些賊子時,臣等就已經把他們全都搜了一遍,卸了武器和牙。”
“嗯。”宣帝命安德福將令牌交給莊澤卿,“常英手中還有兩人,拿著它去尋常英,看看這五人是否有幹系。”
“是。”
又吩咐兩句,莊澤卿再度行禮告退。
知漪全程都乖乖靠著宣帝,一言未發,她向來聰慧,又在太學院中被教導了近四年,聽了這些話也大致猜出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等宣帝低頭看她時便道:“皇上決定讓譚叔叔回來了?”
對著知漪,宣帝已盡數收斂了方才的怒氣,唇畔柔和,“嗯。”
“皇上準備讓譚叔叔怎麼做?”
宣帝簡潔將大石國國內局勢說出,其國君日漸年邁,而五子年富力強,兄弟情深。譚之洲擅長算計人心,他此次要做的就是離間這感情向來極好的五兄弟,讓他們為國君之位反目成仇。皇家親情淡薄,之所以能維持表面和睦,不過是誘惑他們的利益不夠罷了。與此同時,大石國國內幾大商行中都有宣朝的人,到時一起發難,不怕他們還能有精力來想著騷擾宣朝。
先從內部瓦解,再行收複一事便要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