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人紛紛應合,付老爺子讓付繁期來分派活計,付繁期安排也簡單,先是自己的事自己解決,公中的事就各司其職。
她和曹媽媽負責早午兩頓,肖氏和秦氏負責晚飯。
家中雜事,淺餘和沐意,一個負責打掃庭院,一個洗碗筷,東延和秦方則幫葉伯日常擔水劈柴。
大致安排便是如此。
肖氏小聲嘀咕:“我哪做過飯啊。”
她不慣著,直接說:“人人做好自己份內的事,也別說沒做過,我們這裡的人哪個做過這些事?不會就去學,又不是幾歲的小孩子,我不信還能學不會。還有,我們以後吃喝用度,都會是辛苦掙來的,也別想著偷懶,懶漢是會餓死的。”
又對付老爺子說:“如今我們家沒有任何進項,不能坐吃山空,我想著得找個掙錢的路子來,好歹能掙個吃喝。”
付老爺子欣慰地點頭,“難為你想得周全,我和你娘都老了,你兩個兄弟不在,孩子們又還小,這家裡,就靠你了。”
付老太太附和道:“日後你就辛苦了,家裡家外的。”
薛老姨娘說:“大姑娘向來能幹,又有毅力,肯定做什麼都能成的。”
收拾好家裡後,她和曹媽媽帶著淺餘幾個,打算出門去。
剛一出門,就被隔壁的孫嬸子喊住,招呼他們到家裡坐坐。
孫嬸子捧著一摞自家曬的花生棗子給他們吃,對付繁期說:“我啊,還真給你們找到了份活計,就是不知道你們願不願意。”
付繁期眼前一亮,花生都不吃了,“什麼活計?怎麼會不願意?”
“這附近有戶姓莊的富戶,家裡老孃沒了。他們一家都信佛,想著快到七七了,就想著給他老孃燒些經書佛文過去。那肯定是不能燒現成的,也是不夠誠意,親自寫的才成。他家裡人手不夠,底下的丫頭婆子又不識字,請外頭人來寫,人家又嫌晦氣。我想著你們肯定是認字的……”
“這……”
她實屬沒想到會是這門掙錢的路子。
孫嬸子見他們猶豫,忙說:“放心,這莊家好幾代人都生活在這,一出去問,誰都知道的,不用怕會被騙。而且人家給的賞錢豐厚,還包一日三餐。要不是我們都是粗人,認不得幾個字,也寫不來一手好字,不然這大好的機會,我也不捨得說給你們。”
給亡人抄寫經書,這在京城並不罕見,多數人家都會請寺廟裡的師父來抄寫,少部分人才會選擇自己抄寫。
聽孫嬸子這樣說,付繁期也沒多想,眼下沒什麼比掙錢還要緊的事。
見她們同意,孫嬸子說:“成,等下午我就去跟人家說一聲。對了,你們不怕晦氣吧?”
她無奈笑笑,“晦氣什麼,我們連飯都吃不上了,哪有那麼多顧忌。”
“你是個清醒的,要我說,有什麼好覺得晦氣的。抄抄寫寫而已,又不是幹嘛。也是你們趕巧了,你們正好有難處,就正好讓你們給趕上了。”
“這事沒有大姐,我們也不知情的,說到底,還是多謝大姐你。”
孫嬸子笑呵呵的,一個勁往淺餘懷裡塞棗子,“姑娘家多吃這個好。”
旁邊的沐意微微皺眉,也不知是不是她多想,她總覺得這個孫嬸子對淺餘過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