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蘇靈瑤離開,趙忠賢貼心的派人偷偷跟著。
她前腳離開,後腳太后宮裡的江公公就來了。“陛下,太后娘娘請您到慈寧宮一敘。”
南宮煜收回視線,抬頭看向江公公,眸光凜冽。江公公摸摸鼻尖,與趙忠賢對視一眼低頭不置一詞,做太監真是越來越難了。
“擺駕慈寧宮。”南宮煜袖子一甩,起身朝著慈寧宮走去。
“擺駕,慈寧宮!”趙忠賢趕忙安排。一路上南宮煜身上散發的冷氣堪比移動空調,眾太監宮女兢兢業業,生怕惹了這位爺不高興。
“兒臣給母后請安。”南宮煜進門稍稍收斂氣勢,低眉請安。
“皇兒來啦,快坐。是不是前朝的老傢伙們又做了什麼,惹得皇兒不高興了,哀家怎麼看著皇兒不大高興的樣子。”太后坐在主位上端著茶水,臉上是慈眉善目的笑容。
呵,為什麼不高興?老太婆心裡難道不是該跟明鏡是的,在這往大臣身上推脫什麼。
南宮煜心中吐槽,面上卻是一副大孝子的樣子:“母后,兒臣沒有不高興,只是近日旱災與洪澇接踵而至,兒臣為民擔憂罷了。”
“哦?皇兒還在為國事煩惱?哀家怎麼聽說有人給皇兒進獻了解決辦法,引得皇兒頻頻側目。”太后拿起茶盞吹了吹,不急不徐的呷了口茶道。
南宮煜哪裡還不明白,自己養心殿的事不出一盞茶的時間就會傳到太后的耳朵裡。
南宮煜壓下心中的不舒服也拿起茶盞道:“母后的訊息倒是靈通,只是這辦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更需要時間,所以今年冬天的饑荒幾乎是避無可避,只能儘量搶收糧食。”
南宮煜這話說的是事實,他確實得到了好的辦法,但是今年的冬天的確未必好過。
“既然已經這樣了,前朝的事皇帝心中都自己有數了,那後宮的事呢?皇帝是不記得自己這是初登大寶了嗎?”太后話鋒一轉,原本的慈眉善目再看竟生生的透出了一股子狠厲。
南宮煜放下茶盞,終於來了嗎?“母后這是何意?兒臣明明已經聽從母后的建議,納了邊疆大將軍嫡女施靜嫻,嫻妃與那姜國公主姜清瑩,瑩妃。”
太后重重的將茶盞放在桌子上,冷冷的說道:“皇帝這是長大了,敢跟母后玩文字遊戲了。皇帝是聽了哀家的話,納了兩個妃子。哀家讓你納妃的目的是什麼?哀家是為了讓你給皇家開枝散葉,為了鞏固朝綱!”
“母后息怒,兒臣初登大寶,日夜為國事操勞,實在是空不出時間......”南宮煜趕忙解釋。
“皇帝還是趕緊為皇家開枝散葉吧,不然就別認哀家這個母后了,哀家可沒你這麼不聽話的兒子!”太后放下狠話,朝著內室走去。身邊的一個丫鬟隱晦的看了南宮煜一眼。
回到養心殿的南宮煜屏退眾人,只留了一個趙忠賢在身邊伺候。
南宮煜批閱奏摺越想越氣,氣的又摔了一個汝窯青瓷茶盞。趙忠賢閉著眼睛在心中默數,這是這個月被摔的第七套汝窯青瓷。
“你說說,這鞏固朝綱,跟朕生不生孩子有什麼關係!”南宮煜突然發問,嚇得趙忠賢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趙忠賢顫顫巍巍的說道:“陛下,老奴還想多活些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