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倦仍是這批讀者中最早的一個。
「公元193x年。」
「初雪已經下過,天氣一天冷似一天,蕭年走在路上,家家戶戶門窗緊閉,他心情卻有些雀躍。」
「他與剛從蒲州女子學院畢業的女朋友梁婉約好,接下來他到她家提親,等成了親,兩人就一道去美利堅留學,在這蒲州城中,蕭家頗有家資,蕭年是首富之子,女朋友梁婉父親在教育局當職員,每日只領零星薪水,若是和他在一塊,他能貼補梁家不少。」
「時局愈發不穩了,便是在蒲州這樣的邊緣小城,戰爭的陰影依然籠罩著。」
「國勢微弱。」
「文人墨客們紛紛在報上呼籲,要改制度,改教育,要強體魄,要救國民,可到今日再提,似乎已晚了些,但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便是大字不識一個的農民也是懂的。」
「蕭年沒什麼追求,安穩度日便可,他身邊有不少同學去抗議,可不是靠家人交錢贖回,就是平白無故捱了一通訓,蕭家雖是首富,到底不如當官的有權,蕭年一般也不愛湊這種熱鬧。」
「梁婉在家,她自是一心一意愛著蕭年,不過正值二八年華、眉宇間自帶青春氣的女孩卻忍不住看向蕭年:“時局如此動蕩,我們跑去國外真的好嗎?」
「……」
時倦看了幾行,眉頭卻在不自覺間皺起。
怎麼說呢?
這篇《風起青萍》節奏似乎太慢了些,給他一種很不照燒雞腿的感覺。
主角蕭年也不是那麼討喜,甚至讓時倦覺得他很懦弱。
對比《選秀之王》,《風起青萍》過於平實了,雖是娓娓道來,可不知為什麼,時倦讀來總有一種憋悶感。
這種悶和《宮妃》又不同,《宮妃》的悶,是處於深宮、一世無法解脫的悶,縱是榮華富貴滿身,卻終究無法逃脫那低低的院牆,說起來個個都是主子,實際卻只是皇家的奴隸罷了。
明明《風起青萍》不是《宮妃》那樣的文。
而因為劇情太平,以至於照燒雞腿雖發了整整兩章,卻沒有上來就給他一個震撼——不提《無限世界》的“吃了我”,便是《宮妃》,也以齊韻之死拉開了整個宮鬥的序幕。
他仍記得齊韻之死帶給他的震撼。
而《風起青萍》寫到現在,只是交代了蕭年這個並不算討喜的角色而已。
時倦開啟論壇,已經有人發帖評價《風起青萍》了,時倦誇獎一篇文的時候是很熱情的,好聽的話一句接著一句,勢要讓所有人接受他的安利,但他批評一篇文的時候卻不會太過直白。
他如果不喜歡一篇文,直接點叉就行,反正他的留言沒法督促作者寫得更好。
可論壇上有些帖子卻很直白——【話說,照燒雞腿是不是換人了?】
看到這個問題的瞬間,時倦先在心裡默默否定。
《風起青萍》開篇雖然不激烈,卻是照燒雞腿的文沒錯,只是內容有些淡,行文仍是照燒雞腿一貫以來的風格,除了《宮妃》那篇,照燒雞腿的詞藻沒有華麗過。
就算華麗如《宮妃》,那些繁複的詞藻,依然用在鋪墊劇情上。
但從論壇的反饋看,這篇《風起青萍》已經足以使人擔憂了。
畢竟在這之前,照燒雞腿還沒有一篇文引來如此大規模的議論。
就算在《宮妃》剛開篇那一陣,有喬達粉絲連續不斷的抨擊,《宮妃》最引人詬病的還是照燒雞腿文中所用的職官制度、後宮的等級以及相對繁複的描寫。
換而言之,在劇情上,《宮妃》是不存在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