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如果不是全場爆炸式的掌聲不斷地衝擊著耳膜的話,沒有人會相信一場關於網路文學的講座竟然會變成林濤的個人演唱會。
簡直就是逆天。
最重要的是,這首歌太特麼的好聽了。
“謝謝大家,謝謝大家,這首《同桌的你》應該會讓現場每一個人都回憶起當初那些青春尚在,時光尚暖的回憶,哎,不知不覺連我都18歲了,時間太可怕了。”
嘩啦啦啦
掌聲再一次掀起一波聲浪。
剛才的那一瞬,這首《同桌的你》的確讓現場很多人都陷入了回憶裡面,即使是那些對林濤並不是十分感冒的人都不得不認可這首歌簡單的韻律和歌詞裡面呈現出來的濃濃回憶。
時間總是很倉促。
然而記憶卻是不老的。
在時間面前,人根本就無力反抗,留不住也拉不住,唯一能做的可能就是用記憶把它儲存起來。
讓它沉澱,沉澱,再沉澱,一直到遺忘。
所以在很多經典的影視作品裡面,導演總會把鏡頭放到最後一息尚存的時候,人腦中不斷快速放映的那一幕幕,其實這些畫面就是自己不斷儲存和沉澱的記憶。
唯有到了彌留之際才會再一次華麗地上演,就像回頭看自己的一生中,曾經那些留戀的,快樂的,憂傷的瞬間。
毫無疑問。
即使在今天的講座中,林濤講不出任何令人耳目一新的東西,他也會成為明天的新聞頭條。
就憑這一首讓人忍不住沉下心來聆聽的《同桌的你》。
掌聲漸漸息落。
而眾人很快就明白,講座要正式開始了。
“在開始今天的講座之前,我可以告訴大家,有很多人告訴我這個講座不應該舉辦,理由很簡單,那就是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
我很好奇,到底什麼東西是敏感的話題,網路文學能不能稱為文學?這是敏感的話題嗎?如果是,那麼我問一句,那些口口聲聲談及自己沒有充分的言論自由的作家們,是誰把你們的言論所在喉嚨裡了?
照今天的情況來看,不是別人,是你們自己,美國人用一部電影闡述了這樣一個道理,有些鳥兒是註定不會被關在牢籠裡的,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肖申克的救贖》其實不只是電影人物的自我救贖,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自我救贖,我想問一問現場的每一個人,問一問對我的這個講座持有懷疑態度,甚至冷眼相待的人,談論“網路文學是不是文學”是一個很敏感很嚴肅很沉重的話題嗎?是一個不能觸及的禁忌嗎?是一個只能口頭笑笑,轉身就煙消雲散的玩笑嗎?
大膽一些吧,作家們,你們筆下不僅僅有自己的想法,還有人類的光輝,如果連你們的筆都寫不出創新,那還談什麼文學。”
嘩啦啦啦!
啪啪啪啪!
啪啪啪啪!
啪啪啪!
掌聲再一次雷動了。
幾乎全場每一個人都開始起立,波浪一般,全場所有人都陸陸續續地站起來鼓掌,就連那些不願意的人也被現場的這種氣氛,被林濤的那番話所感染。
不得不令人歎服啊!
“精彩!太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