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之爭》那邊的進度怎麼樣?”
自從退出這部電影的拍攝工作,林濤對這部戲的關注並不少,畢竟從劇本的寫作到了配樂他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寫劇本對他而言並不難,但是配樂還是花了真功夫的,音樂這個東西天賦是一個方面,但是基本功並不能少,否則即使他腦中有萬千首好歌,也根本不可能完美地表達出來。
當然林濤並不缺少基本功。
“進度還可以,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今年我們只打算推出這一部戲,而且是作為賀歲片,你這次回來我也是打算跟你談談《盜墓筆記》的改編。”
“你打算什麼時候拍?”
《盜墓筆記》改編是既定的計劃,林濤並沒有什麼異議,不過相比於這部作品的電影改編而言,他其實更看好電視劇。
《盜墓筆記》本身就是一部小題材的作品,就內容而言,其中涉及到的機關玄學以及盜墓探險是吸引讀者的關鍵。
林濤並沒有試圖違背原著的思路而去挖空心思搞創新,任何經典的東西都有其成為經典的理由,既然《盜墓筆記》在另外一個時空裡能夠一度成為暢想作品,那自然就有氣成功的地方。
當然。
一部成功的作品也離不開運營和大環境的影響。
林濤在選擇《盜墓筆記》這部作品的時候,事實上就是看準了這個時空中已經漸漸復甦的網路小說熱潮。
從硬體條件上講。
智慧手機的大範圍使用和網際網路的快速普及以一種非常可怕的速度在極短的時間內培養了一大群網路讀者。
早在《功夫熊貓》推出的時候,其實林濤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而且專門花時間分析過這個時空中小說作品的潮流和特色。
果然,僅僅過了不到兩年的功夫,網路小說的讀者規模已經膨脹了數倍,現在的局面就是讀者群體日益龐大,但是作品卻供不應求。
原因也不難理解。
一個是嚴格的網路文學作品審查使得這個時空中的網路創作門檻提高,並不像另外一個時空那樣可以隨意發揮。
另外一個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青春校園小說和武俠小說仍然佔據了主流地位,儘管出現了以《誅仙》為代表的一批創新作品,但是就目前的市場而言,仍然存在很大的空白。
《盜墓筆記》在某些程度上其實也算是開山之作了。
“年後吧,看你劇本的情況。”
“劇本我可以在年前就交給你,但是這部作品我希望你能和迪士尼方面進行一些合作。”
“跟迪士尼合作?為什麼?這種作品在好萊塢是不會有太大的市場的。”
李維維有些詫異了。
在《盜墓筆記》上跟好萊塢合作?
林濤這個提議的確不怎麼樣,據她所知,好萊塢似乎並不歡迎這種題材的電影作品。
探險?
盜墓?
還有古老神秘的東方玄學?
這些東西落入西方人眼裡要讓他們來理解的話似乎太過於困難了一些,跟迪士尼合作的話,似乎並沒有什麼好的方案。
“市場?維維姐,你不要只看到市場,任何市場都是培育出來的,迪士尼現在繼續進入中國市場,我們跟他們合作未免就沒有收穫,《盜墓筆記》以我們現在的技術極有可能拍不出原著的效果。”
林濤的最後一句話才是正題。
國內要想拍出《盜墓筆記》的特效?那估計是真的沒有可能,國內目前在特效上製作得比較成功的電影應該不多,《蜀山劍俠》應該算得上是其中之一,但是那不是國內的技術製作的。
按照林濤的打算,《盜墓筆記》其實還可以等幾年再拍,畢竟現在不管是資金還是技術都很難讓這部電影發揮出其應用的市場潛力,與其這樣浪費一個好的劇本,不如延遲拍攝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