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讓楊敏和司偉在出版社裡挑人,組成了五個工作小組,分別聯絡東北,西北,東部沿海地區,東南部地區和西南部地區。
任務並不簡單。
甚至極具挑戰性。
那就是聯絡小書店。
把所有的小書店都聯絡上,採用無定金支付的方式,先貨後款,月結一次。
這無疑極大地降低額小書店的資金風險,加盟的積極性肯定會膨脹到一定程度,當然,王東東也很清楚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除此之外。
他開始聯絡國內的一些新近興起的網路銷售平臺,透過網際網路進行銷售,甚至有打造成主要銷售渠道的趨勢。
東江文學出版社直接在自己旗下成立了一個東江網上書店,專門出售由東江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文學作品。
這個主意倒不是他自己想的,而是林濤建議的。
那混蛋甚至自己出資購買了東江網上書店將近60的股權,王東東抱著無比信任的想法,也有些肉痛地弄了5,就連司偉和楊敏他們幾個也被攛掇著一人拼湊弄了2的股權在手上。
儘管有些不明白林濤這個主意有什麼用,畢竟現在網際網路銷售還遠遠沒有十年後的發達。
而且運輸成本,包裝成本等等都不低。
但是王東東還是照做了。
要以他的目光來看,網路出售的量不會很大,但是既然林濤那麼肯定,他自然就試試好了,反正也花費的代價也不會很多。
可能除了林濤以外。
恐怕現在沒有幾個人預料得到這一步有著怎樣的意義。
“楊敏,你們那邊怎麼樣?”
楊敏是負責東部沿海城市的市場。
“進度還可以,目前確定跟我們合作的已經有70多家書店了,我預計最終的數字可能達到300家,沿海地區經濟比較發達,書店的數量也多一些。”
楊敏顯然恢復了以往的那種從容。
王東東的這一步棋無疑走對了路子。
小說家集團的封殺雖然影響很大,甚至足以關乎生死,但是沒有這種壓迫他們也不會想到這條路子。
目前國內的出版社其實都有這種想法,不喜歡散戶,都奔著大經銷商去。
“進度稍稍加快一點,這次一定要吸取教訓,籤合同要具備較強的約束力。”
“王總,我知道了!”
“不過我聽說徐副總要辭職了,這事是真的還是假的?他要是辭職了,那~~那您不就得去收拾那邊那個爛攤子了?”
王東東抿了抿嘴唇沒說話。
那倒也不能說是爛攤子。
畢竟自己在《東江文學》雜誌部幹了將近十餘年,這是有感情的。
徐源那混蛋乾的好事。
《東江文學》是上個世紀就存在的刊物,可以說算得上是東江人心中很早的一個回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