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打賞月票!)
從五月裡走過的時候。
林濤更多的是從課堂裡或者校園裡看到一副眾生喜怒的眾生相。
歲月流金。
留下的總是回憶。
記住的卻只可能是那些刻骨銘心的片段和畫面。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興許是從四月。
五月!
總而言之,即使是林濤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孟欣瑤似乎對自己已經失去了興趣。
除了偶爾在課堂上點名讓自己朗誦一段之乎者也的古言文以外,就再無更多的互動。
當然。
在6中的考場上。
林濤仍然一如既往地扮演著騎士和王者的角色。
連續三次月考。
林濤都用衛冕年級第一的實力證實了自己的存在。
事實上。
整個2006年上半期。
除了給新書寫稿子以外,林濤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放到了功課上,語數外,政史地,甚至更多的東西,他就像一塊乾燥的海綿,大量地吸收著沒一點所能夠接觸到的知識。
有人說。
興趣是最好的導師。
實際上也正是如此。
在還原和創作《功夫熊貓》的第一部時,可以說林濤完全是憑藉一開始人生回檔時的那股子熱情在投入。
如同外界評論的那樣。
文辭粗糙,不加雕琢!
故事性強,而描述性生澀,甚至有些牽強。
邏輯性強,畫面感立體,但是文學修養卻不足夠。
這些也正是林濤在創作這部作品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如果不是林濤腦中殘留著幾近完整的《功夫熊貓》電影畫面,他毫不懷疑自己根本就無法完成整個作品。
孟欣瑤似乎也發現了林濤如飢似渴的求知慾。
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到6月初。
也就是高考來臨的前夕。
2006年的高考。
6中的畫風陡然就從緊張和侷促的風格被洗練成了一副激盪和興奮。
兩天的高考。
註定了很多人即將選擇的命運,也讓林濤對回檔的人生認識得更為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