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書店裡出來。
林濤就騎著車去6中校園裡兜了一圈。
週末的校園裡總是顯得有些冷清。
除了操場上有三兩個人在那裡一如當初自己那般執著地練球以外,倒是看不到幾個人影在走動。
抬頭看了一眼高二3班的教室。
他也懶得爬上樓去看看教室裡究竟有誰在裡面。
轉了一圈之後,就徑直調準腳踏車龍頭的方向往6中的北門那邊出去了。
北門是6中的後門。
是原來在建設現在這個新校區的時候留下的一個供工作人員進出的小門,後來摺扇小門漸漸被人打通之後,一整段圍牆就被直接拆掉建成了校門。
兩邊都是居民樓。
6中還沒落成的時候,就有很多人很有遠見地把這一片的土地都給買下來蓋房子,也就造成了現在這副參差不齊、一直被人所詬病的樣子。
這些房子倒不一定都是住家的用房。
很多房子都是毛坯。
專門出租給那些想陪孩子上學,或者高三臨時陪讀半年幾個月的家長,不過其中相當一大部分都是出租給學校的學生。
這樣一來自然就成了藏汙納垢之所。
各種毛病叢生,學生在這裡鬧出各種惡劣的問題也不是少見,但是學校管不到這一片地方,加之又是私人產權房,所以一直沒有辦法。
這一次西街拆遷。
6中就為了這個問題向市教育局和市政府反映了好幾次。
市政府也答應酌情考慮這一片的重新規劃問題,但是不用想也知道,這裡拆遷起來絕對比西街的難度只高不低。
別人不清楚。
林濤還不清楚麼。
在另外一個時空裡,6中後門這麼大一塊地方的整治一直到十年後的2016年都沒有被解決。
只不過現在歷史的軌跡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他現在同樣不清楚這個世界會不會又不一樣的結果。
出了老北門之後。
沿著西街的巷子,林濤一直拐到了復興路和人民路交界處的位置,也就是原來松平電大的那一塊。
已經開工建設了半年多。
在原來松平電大的基礎上建設的松平商業步行街仍然看不到影子,畢竟時間上還不夠長,大部分建築才剛剛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