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
《哈利波特》是一個票房高於真實價值的系列電影,吃的是粉絲經濟,在這個時空的2005年,好萊塢可沒有海底總動員這些經典的動畫出現。
《功夫熊貓》獲得大賣也只不過是一種本就應該有的節奏而已。
50萬冊恐怕還只是一個開始。
正如林濤所想的一樣。
50萬冊的確只是開始。
緊隨萊恩召開完新聞釋出會之後。
世界各大媒體。
尤其是歐洲國家的媒體紛紛對《功夫熊貓》這本中國作品進行了密集的報道。
就連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媒體都注意到了這個現象,好萊塢的娛樂新聞在頭版位置刊登了大幅的功夫熊貓海報,併為其配備了一個醒目的名字。
“會功夫的熊貓!”
而在中國國內。
《功夫熊貓》在英國的暢銷,也成為了2006年新春最火熱的一個話題。
連帶著國內的銷量都出現了一個躍升。
整個春節期間,國內的總銷量從600萬冊迅速衝破700萬冊的大關直奔800萬冊而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中國擁有13億人口。
800萬冊的銷量相對於龐大的人群來說其實並不多。
但是關鍵就在於,此前根本就沒有哪一本故事性的小說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裡達到這樣的銷量。
可以說。
《功夫熊貓》創造了出版領域的一個神話。
日本和韓國的媒體在美國好萊塢之後也開始紛紛關注中國這部突然在英國躥紅的作品。
一貫被西方主流文化衝擊的兩國讀者竟然前所未有地開始紛紛要求國內的出版商引進這部中國作品。
而作為唯一具有作者所受出版權的,東江文學雜誌社甚至幾度被國家領導點名作為文化溝通的典範被要求跟這些國家洽談海外出版的問題。
在歐洲。
一部中國作品的走紅。
引發的轟動絕對是難以想象的。
尤其是《哈利波特》系列叢書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中國的作品在這個時候登頂英國暢銷書榜首。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有些像是當面被人掐住脖子的尷尬。
不過資本主義制度就是現實,在可觀的經濟利潤面前,沒有人會因為這是一部中國作品而拒絕《功夫熊貓》。
布里斯托爾公司的銷售部門堆積了大量的約定貨單,同時,萊恩?布里?斯托爾幾乎是馬不停蹄地開始在歐洲大陸上轉場。
包括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等等歐洲國家的發行商開始紛紛主動要求跟他們合作。
訂單猶如雪片一般飛來。
更大的成功已經近在眼前。
不過。
這樣的成績也少不了暗自嫉妒的人。(未完待續。)
喜歡文科之王請大家收藏:()文科之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