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以歷史故事或者經典為藍本的解讀性作品,在新增了趣味性或者故事情節之後也開始走俏市場。
《明朝的那些事兒》,《于丹?論語心得》《易中天品三國》等作品則成為其中的翹楚。
包括四大名著在內的同人作品也先後出現,其中《悟空傳》就即將成為其中的經典之作。
可以肯定的是。
林濤無法去扭轉這些作品的出現,也不可能去複製這些曾經出現的經典。
但是他腦中有著整個文學市場未來十年甚至更長遠的展脈絡,林濤並不是一個作家,而是一個編輯。
一個有著資深審稿經歷的編輯。
這種經歷對他而言,就意味著財富和扭轉命運的機會。
林濤並不相信因為重生就可以肆意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跟強大和不可扭轉的現實而言,重生只是他一個人的安徒生童話故事而已。
11月最後一個禮拜。
林濤並不意外收到了教務處一個關於嚴重警告的紀律處分,理由卻令他有些嗤之以鼻。
擾亂學校公共秩序。
在《東江文學》的編輯部。
作為文學社的總編。
江燕其實對王東東推薦的所謂的少年作家並不是十分感冒。
畢竟以她的資歷,國內最為頂尖的作家都見過甚至私交甚密,即使是年青一代7o後,8o後作家中的領軍人物在她面前也只能算是晚輩。
她見過的年輕作家何止數以百計,一個十六歲的高中生能寫出什麼樣的作品她還真不是一定就看得上眼。
林濤的那篇小文章她看過,清新雋麗而且富有細膩的感情,筆力迴旋也算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技巧。
但是雜文畢竟是雜文。
《東江文學》不需要雜文,而是需要代表性的作品,尤以小說為主。
她相信世界上不會缺少天才,寒寒、三子,郭敬民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們在林濤這個年紀的時候已經展露出了非同一般的寫作天賦,但是這畢竟只是極少數。
至少在沒有見到正式的作品之前,她斷然不會對一個高中生關注太多。
但是之前她已經問過王東東兩次有關於林濤的情況,這是出於對王東東的一種好奇。
她好奇這個中學生究竟有什麼閃光點讓王東東這個由她一手挖掘的金牌編輯都如此力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直到看完手中的這本稿子。
江燕才真的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