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安。
位於廣州路上的中學生作文報編輯部裡,李洋最近有些意興闌珊。
不為別的。
正是由於《你還在我身旁》的作者林濤轉投了樓上的《東江文學》編輯部旗下。
毫無疑問的是不管是林濤那篇精緻的小散文還是他在之前參加東江杯作文競賽的時候寫的那篇作文。
無一不是顯示出了這個16歲的高中生良好的寫作功底和文學素養。
但是林濤硬要轉投到《東江文學》旗下,而不是繼續為中學生作文報供稿,他也只有感慨的份兒。
畢竟是個少年人,心高氣傲。
但是跟中學生作文報和中學生作文相比,以他現在還不是很成熟的筆力,真的就那麼篤定能在《東江文學》那種無限接近純文學的刊物上立足嗎。
李洋甚至能想象到林濤撞牆後的那種樣子。
但是現在該操心的又不止他一個人了。
除了李洋以外,《東江文學》的編輯王東東也在開始犯愁。
他倒不是因為林濤轉投到自己的《東江文學》旗下而犯愁。
相反,那篇小散文不僅僅讓東江省中學生作文報開了先河為林濤開闢了一個專欄,同時也讓林濤有了一些小名氣。
這樣一個作者轉投到自己旗下,那應該是好事。
這幾年也不知道是怎麼了。
國內的文學市場驟然開始變得火爆起來,《小說家》雜誌的行量在短短三年內增長了兩倍多。
出版數量幾乎是每年都在成倍增長。
一大批青春校園作家,包括寒寒,三子,郭敬民等人都紛紛出現。事實上,林濤一開始也很詫異於他所看到的跟自己印象中所生的偏離。
而這也讓他不得不開始相信蝴蝶效應的事實。
因為這種精神文化需求井噴的現象只有在當年國內文化市場經歷過大之後初一放開時才見過。
迴歸正題。
在王東東看來,《東江文學》雖然在國內文學市場上的口碑不錯。
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培養出過一個屬於自己的專欄作家,這就有些尷尬了。
現在的8o後總是自擬為新一代,在文化認知和寫作上完全是推陳出新,漸漸脫離了早期的鄉土文學和傷痕文學等文學作品的範疇。
就連傳統的金古武俠小說也開始被他們顛覆,當然經典畢竟還是經典,目前還沒有人完全在風格上實現突破和劃時代的創新。
但是王東東有一種自信和直覺這已經不會很遠了。
因為在國內已經開始掀起一場以校園文學和青春文學為主流的文學創作熱潮,《東江文學》如果不覺一個好苗子加以培養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