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準備好,濤哥要裝逼了!求推薦票!)
“趙老師,這是這一期的中學生作文報。”
6中。
在位於教學樓東側的辦公室裡。
趙紅貴剛剛轉身從辦公室裡走出來,打算去教室值班。
辦公室門口的走廊上,校收室的老王恰好抱著一大摞報紙往這邊走了過來。
聽到老王的聲音。
趙紅貴只好轉身又把辦公室的門給推開來。
“老王,這一期的《東江文學》是不是到了?”
因為中學生作文報和東江文學是同一個雜誌社行的,往常月初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一起過來。
所以趙紅貴有此一問。
“還沒有,這一期的報紙提前了幾天,趙老師,你們班的都在這裡了,回頭你讓學生數個數。”
中學生作文報是由市教育局出資補貼,每個學校都會訂閱的一份報紙。
作文報本身的質量很不錯,比大多數作文選都要好,上面的作文都是一些比較優秀的選篇,而且除了作文版面之外,還有一些提升寫作技巧的基礎知識介紹。
包括如何去刻畫好人物,壞境的描寫,以及各種型別作文的寫作特色和寫作手法都有詳細的闡述。
對於高中生而言,這份作文報的價值其實並不低。
但是作為高中文科班的班主任和語文老師,趙紅貴其實比較務實。
中學生作文報的作用看似很明顯,而且教育局的考量也有一定良性作用。但是往往很多時候,在現實中,即使是好的初衷也會生變化。
簡單地說,就譬如眼前。
分班後的高中生幾乎很少有時間去系統地看完一份報紙,往往都是粗略地看完幾篇作文,甚至有些學生的報紙從頭到尾都很乾淨。
趙紅貴也不可能以一個班主任的身份去強迫學生們閱讀這份報紙。
久而久之,報紙自然成了一種形式而不是務實。
“林濤?咦,趙老師,你們班上也有個學生叫林濤吧。”
老王的聲音傳進耳中的時候,趙紅貴正要伸手從上面抽一份報紙翻一下,聽到這句話手有縮了回來。
“老王,你說什麼?”
他似乎有些沒聽清楚老王嘴裡的話。
不過老王也看似比較忙碌,話沒說完人就已經轉身出了門。
“我是說報紙上有個名字叫林滔,你們班上一回不是有個叫林滔的學生拿了東江杯一等獎嘛。”
“你這老王,叫林滔的人又不止一個。”
趙紅貴渾然就沒有意識到自己似乎錯過了什麼。
隨手從上面抽了一份報紙夾在教案裡轉身就鎖上門去了教室。
1班。
教室裡朗朗的書聲似乎在宣洩著整個青春的季節裡最不被理解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