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想來,真正用於去觀察和現周邊是否仍然是記憶中一樣熟悉的時間其實很少。
甚至有些不足。
但是不知道實際情況卻並不表示林濤傻,恰恰相反,他的注意力和邏輯能力已經遠遠出了普通的十六歲少年。
從林永斌臉上看到一絲極為平常和並不以為意的表情後,他也沒有多問,只是點了點頭,彷佛早就料到了會是這個結果。
但是事實上,林濤心下卻極為吃驚。
“一下午賣掉5oo本《小說家》?如果不是親耳所聽,他甚至要以為是天方夜譚。”
在記憶中,愛文書店裡最暢銷的雜誌是《武俠版今古傳奇》和《讀者》,但是貌似也沒有賣出過這種令人咋舌的數字。
林濤並不想去思考自己這隻微不足道的蝴蝶輕輕扇動的翅膀究竟引起了怎麼的變化,他只想去現在匆匆而逝的流年裡自己究竟錯過了怎樣的時光。
《小說家》創辦於1916年新文化運動期間,在停辦了將近半個世紀後的198o年恢復出版。
根據林濤從網上查詢到的資訊顯示,在那種精神文化作品極度匱乏的年代,恢復出版的當年《小說家》第一版的銷量甚至達到了驚人一億冊之多。
沒有人想象得到在久經壓抑後,中國的文化青年和知識分子對這樣一本雜誌有著怎樣的熱愛。
隨著進入新世紀後,《小說家》雜誌在新世紀的第一年進行了較大幅度的改編,順利成為了目前國內甚至整個華人世界最為知名和暢銷的小說雜誌,月銷量高達一億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甚至有人放言,當代中國的知識分子,要想成為知名作家,登上《小說家》的年度名人榜是一個最為便捷,最必要,當然也是最難的過程。
《小說家》雜誌的內容分長篇連載、中篇連載、短篇小說以及一個在2ooo年改版後擴編的文學之窗總計4個欄目。
每月行2冊,在每一冊的背後都有一個評分欄,由於《小說家》的巨大知名度,讀者們的參與度也極高。
雜誌社每個月都會聯合作協根據讀者的打分以及作協的評委打分選出每月最受歡迎作品的前三名,然後在每年的12月份會舉行一個年度評獎,頒“年度最佳作品”“年度新人”以及“年度作家”的獎項。
沒有人否認《小說家》的巨大影響力,除了林濤。
但是《小說家》帶給林濤的驚喜卻遠遠過了心中的震驚。
他從未想過他這隻蝴蝶帶來的颶風竟然會是改變了中國國內的文學市場格局,從《小說家》的暢銷來說。
林濤有的只是竊喜和心中難以自抑的興奮。
站在時空的盡頭。
林濤並不知道在另外一個時空的自己是否也會如此,但是他知道,他愛極了命運給予自己的饋贈。
“你不買書就別站在這裡擋路!跟個木頭似的。”
就在林濤暗自神思之際,突然一道略有些熟悉的聲音落入耳中。
等他半醒半夢著回頭看時。
映入眼簾的赫然就是胡美芳的那張俏臉,而在她身側,一抹熟悉的身影再次將林濤的思緒拉回了現實。
(==》ps:連續兩天起早摸黑加班也不知道啥時候是個頭,更新到了,求推薦票求收藏支援!)
喜歡文科之王請大家收藏:()文科之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