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唐朝初年。
歷經五百多年風雲滄桑的長安城變得更加龐大富麗,有詩句雲“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氣象可見一斑。
而漱玉幾乎見證了這五百多年的全部歷史,甚至不少歷史更疊都是在她的操控下改變。
這天她站在長安古道,臨風而立,手裡提著一把青銅劍。
大唐出使天竺的使團從此經過,時節王玄策慌忙下馬揖拜,持弟子禮。
王玄策十六歲時候遇到過漱玉,漱玉曾教他兵書、劍法、縱橫之術,六個月時間,把這位少年調教到能與軍神衛公李藥師做兵法答辯!
姑娘的淵博睿智王玄策欽服不已,甚至都感覺敬畏,感覺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不過這回漱玉沒說幾句話,只是把手裡的劍交給王玄策,告訴他這是大漢冠軍侯霍去病的曾用劍,名為冠絕,然後便風輕雲淡地走回了長安城。
王玄策望著漱玉背影持劍再拜,良久才收回目光,率領使團前往天竺。
……
大唐使團此一行的目的在於朝見天竺戒日王,但使團走到半道,戒日王就被手下阿羅順那給宰了。
其實此事也在情理之中,昔日戒日王統一北天竺,受姐姐阿芝拉修影響篤信西方教,以西方教立國,但自古以來以西方教的立國就能沒有長命的!
新王阿羅順那同樣也是西方教虔誠教徒,性情極為自負狂大。
他自認北天竺國富民強,不必仰大唐鼻息,甚至還起了南進侵略的念頭,於是先派二千騎兵伏擊了大漢使團。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若斬了,就代表舉國死戰之意。
當日大唐使團盡數被俘,三十人被殺了二十幾個,但當夜王玄策卻過人武藝與膽識脫困而出。
按說這種情況肯定是要回大唐稟報皇帝,或興兵討伐,或要求各地賠償等等,可王玄策卻心有不甘,大唐男兒豈可在番邦受辱?何況他手裡還握著冠軍侯霍去病的曾用劍。
前人勇略,後人理當效仿!
因此王玄策便一人一劍逃出了北天竺,繞路翻越喜馬拉雅山,先到吐蕃國見松贊幹布,評三寸不爛之舌借兵一千二百,隨後又到泥羅國借兵七千,合兩國兵力征伐北天竺。
隻身翻越喜馬拉雅山何其難?到異國借兵又何其難?
但王玄策全部都做到了。
他率領不足萬餘人的軍隊揮師北下,一路破北天竺城池二百八十座,斬天竺兵將三千,趕阿羅順那手下兵卒一萬二入恆河溺死!
此戰績足以彪炳青史,不過王玄策此人心懷更大,揮師直入北天竺國都,生擒了新國阿羅順那。
準備來援救的東天竺國君直接給嚇破了膽,增援兵力在半道就讓撤回去,換成數萬牛羊及金銀珠寶請和了,這也算是識時務。
不然以天竺落後的兵法戰陣,必然要被全部滅國!
數月後王玄策凱旋而歸,帶著數萬的牛羊及不計其數的金銀財寶、北天竺國王阿羅順那,以及……為數不少的女性俘虜。
太宗皇帝李世民大喜,親自迎出金飈門,後來又封王玄策朝散大夫。
此事到此本來就應該圓滿結束,可是在王玄策的俘虜之中卻出了一位名叫那羅邇的妖僧,這妖僧自稱已經活了二百歲,還有一手頗為蠱惑人的戲法。他在長安城裡煉製出一種“畔茶佉水”的東西,此水能融化草木金鐵,因而長安城裡名聲大噪。
以現代社會觀點來看,畔茶佉水極有可能就鹽酸或者硫酸之類的強酸,僅此而已。
但由於時代背景的侷限,不單長安百姓認為妖僧有道行,就連雄才大略的唐王李世民也認為妖僧神乎其術,並在金飈門接見了妖僧那羅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