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學宮的儒生對於蘇治的評價不低,這人也確實很有學問,還曾給《國語》做過批註。
墨非遠遠地看了蘇治一眼,包括小公主敖明心在內、有五六名儒生都在請教他問題,他的態度倒非常謙虛,對於每人的問題都會耐心解答。
而蘇治旁邊同樣圍了一群人,更為熱鬧,正討論的是商鞅變法。
儒生們對於商鞅的評價非常低,大都是說商鞅此人刻薄寡吝,對待百姓只知道用嚴刑酷法,毫無親民仁愛之心,最後被車裂了那是罪有應得。
本來墨非以為肯定會有人出言反駁,誰想其他人竟然紛紛點頭稱是。
“這是傻逼啊。”
他忍不住低罵了一句,然後往前走了兩步,“各位還真是高論,不過商鞅就那麼不堪麼?”
一句話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去。小公主敖明心也看到了他,撇了撇嘴,這家夥怎麼來了。
議論“商鞅變法”者有一人站了起來,向墨非拱手道:“這位兄臺有何高見,不妨說出來讓大家聽聽,相互交流學習。”
“高見沒有,一句話,商鞅這人本事很大,足以名垂青史。”
一個矮子站起來,不屑笑道:“那也不過是惡名罷了。”
這像是要辯論的架勢!墨非掃了一眼在座的儒生,每個人都目光灼灼,似乎是他這觀點很大逆不道,應該被口誅筆伐。
他無所謂地笑了笑:“商鞅變法以前秦國積弱,被魏國打的一敗塗地。秦穆公因此廣開言路,商鞅入秦變法,幾年之內就讓秦國富強,收回當時失地,而後來秦奮六世之餘烈同一天下,其根基就在於商鞅變法。”
矮子道:“嚴刑酷法只會使百姓戰戰兢兢。”
墨非忍著抽這矮子幾耳光的心,答道:“老百姓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衣食溫飽,商鞅為秦國解決了這個問題!”
“兄臺此言不錯,但若施仁政同樣可以解決這問題。”說這話的人是個瘦弱青年。
“你四肢不發達,頭腦同樣簡單!當年秦國都快被魏國滅國了,還施行仁政?打仗時候誰跟你談仁政?”
瘦弱青年嘆了一聲,便坐了下去,他並沒有足夠的論據可以反駁。
一個貌不驚人的三角眼嘿嘿冷笑兩聲,陰陽怪氣道:“當年商鞅對公子虔都動了刑法,以下犯上,以臣犯君,當真是有本事吶。”
墨非直接走到此人跟前,拿毛筆敲了一下此人帽殼。
“當年漢高祖也是秦朝的亭長,可後來他卻奪了秦始皇的天下,照你的意思他也是以下犯上、以臣犯君了?”
三角眼猛然一凜:“胡說,我哪兒有……你少汙衊好人!高祖一統天下乃是民心所向,正所謂以德為政,譬如北鬥,則群星拱之。”
墨非揪住三角眼的衣襟,把他提起來道:“那主要是因為他沒用你這樣的腐儒!”
然後又把他放了下來,指著剛才幾個說話的人:“就你們幾個榆木腦袋,也好意思在這毀謗一國之才、萬世之名的商鞅,省點力氣哄女人豈不更好?就你們幾個……跟我老家地球)的專家還真像,一點能耐沒有,還非想指點指點江山。”
三角眼不服道:“讀書之人,達則兼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