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有沒有什麼要對老前輩們說的呢?”主持人隨口道。
“別的方面,我不敢亂說,單從本土喜劇這方面來講,一家獨大並不是什麼好事,而且觀眾也看厭了抖包袱和賣嘴耍貧,是時候來點新鮮的了。”朱由檢將矛頭直指某馮姓導演,就差指名道姓了。
主持人眼睛都亮了起來,儘管馮曉剛如今的地位尚未確立,可從商業電影的角度來講,馮曉剛算得上國內第一人。
而且這傢伙出了名的大嘴巴,不然怎麼能被人叫作馮大炮呢。
“咳咳,好了,我們迴歸電影本身,還是用電影來說話吧。”徐正趕忙將話題給拉了回來。
朱由檢不怕得罪馮曉剛和華藝的人,在場的演員們還要注意這個影響。
不過朱由檢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也就任由徐正將話題給引開。
隨著首映的開始,《夜店》正式播放。
這也是朱由檢第一次看到自己出現在大銀幕上,先前的《崇禎的最後一天》只是電視電影罷了。
包括徐正等人也是同樣如此,全都屏住了呼吸,心思沒放在大銀幕上,反而更多地放在身後的觀眾和影人。
他們的反應,才能更加直觀地呈現出電影的質量。
電影從水哥出現後,逐漸響起了稀稀拉拉的笑聲,徐正拋卻以往白麵小生的形象,變成中年大叔的樣子也讓大家頗有些不習慣。
索性這傢伙的風格還是跟先前一樣,嘴貧得能說出花來。
而直到王謙源飾演的輪胎出場,影院裡才發出第一陣鬨笑聲,先前埋下來的包袱在此刻一一抖響。
“這片子好像有點門道,直到現在還一直保持超市的場景不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有點多線敘事的意思了,而且劇情挺緊湊的,包袱一個接一個,單從這點來看,這電影節奏還是相當不錯的。”
幾個影人互相低頭交流著,從影院的笑聲來看,後面票房表現應該不會太差。
最關鍵的是,花了錢的,自然好話偏多。
實際上,按這幫影評人的湊性,只要不是藝術片,基本得不到什麼好評價。
索性李宏和朱由檢也不在意所謂的影評人,只是希望這幫傢伙剛開始的時候別來搗亂就成。
“呼~看來效果不錯。”
徐正聽著身後的笑聲,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應該算是開門紅,接下來這段時間就要辛苦你了,看看能不能保持住。”朱由檢說道。
“我擦,你個周扒皮,我一分錢沒拿還要替你打工。”徐正搞怪道。
有了觀眾們的實時反饋,至少大傢伙心裡都鬆了口氣,氣氛沒有那麼緊張了。
“就是,電影要是大賣,你可得給我們在座的人包個大紅包。”周訊跟著笑道。
“放心,到時候一個都少不了。”
朱由檢朝大家拱拱手,面帶喜色,真要有票房大賣那一天,紅包是必須的。
自魔都首映儀式結束後,朱由檢便和徐正兵分兩路。
徐正往南,朱由檢往北,各自帶著配角開始跑宣發,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地鑿了過去。
而關於朱由檢在首映儀式上對於本土喜劇的說法,也被媒體給傳了出去,甚至拱火到了馮曉剛面前。
當馮曉剛聽到所謂年輕化電影團隊時就開始嗤鼻,再聽到朱由檢大言不慚的發言,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說我只會抖包袱耍機靈?那幫小朋友先把攝像機玩明白再說吧,別錄個dv,就覺得自己能拍電影了,華夏電影市場這麼慘澹就有這幫人瞎胡鬧的原因。”馮曉剛隨口就噴了回去。
“我之前說的話並沒有針對馮曉剛導演的意思,不過他確實該考慮一下改變了,每年的電影內容都是換湯不換藥,也就是如今電影觀眾沒有什麼可選項,不然豈能輪到豎子成名?”朱由檢往裡繼續添柴加火。
他不怕馮曉剛發火,就怕這傢伙不接腔,幸虧這廝馮大炮的名號不是白叫的。
有來有回的嘴炮才能吸引大眾的注意力,而只要其中一部分因此進入電影院看了《夜店》,對朱由檢來說都是大賺特賺!
喜歡這個影帝叫崇禎請大家收藏:()這個影帝叫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