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一動一靜,就讓張藝某和王斌微微頷首。
大銀幕不同小銀幕,能夠清晰地放大演員臉上的表情,所以太過情緒化反而顯得誇張、過度,更講究細節以及內心戲。
這也是為何電影高於電視劇一個等級的緣故,圈內的鄙視鏈不是沒有原因的,說到底,電影的要求比電視劇高,電影演員就是要比電視劇演員技藝普遍要高,也更難演。
下一刻,朱由檢眼神一凝,猶如祖龍附身,盯著空處,幽幽道:“那些趙人,當真不動?”
工作人員剛想拿起劇本,照本宣科地配合臺詞。
就見張藝某親自拿著劇本開了口:“趙國書法,剛烈過人。”
劇本張藝某也有參與其中,臺詞自有其深意,看似講書法,實則講人性。
“你所求劍字,有何難寫?”朱由檢兩眼一眯,似未聽出其中深意。
“劍的寫法通常有一十九種,臣向殘劍所求,是除去十九種變化的第二十種,書法劍術……”張藝某接得朱由檢舒舒服服,臺詞念得也是抑揚頓挫,頗符合兩人對詞的節奏。
可以說,有張藝某親自對戲,朱由檢的狀態能提高兩成以上。
不只是演而優則導,導而優同樣可以演。
兩人唇槍舌劍,話中帶刺互相試探,就像一柄無形的劍在大殿中來回交錯。
其他人更是大氣不敢喘,生怕打擾到張藝謀的雅興。
要知道,哪怕是李蓮傑和梁超偉來,也沒有張藝某親自對戲的待遇,明眼人都看得出張藝某對朱由檢的青睞了。
“一個字,竟有十九種寫法,又互不相認,極為不便,等寡人滅了六國之後,再滅其他諸國,必將這些雜七雜八的文字,統統廢掉!”
“只留一種,豈不痛快?”
朱由檢卻沒了興致,霸氣外露,直接了當地表明瞭自己的野心。
他就是要統一六國,結束戰國的紛爭,形成大一統,他秦王就是要做整個華夏的皇帝,唯一的皇帝!
“大王不是隻滅六國嗎?”
張藝某抬起頭,看向朱由檢,這一段是他最看重秦王的臺詞部分,能不能拿下這個角色,就看這一段了。
“六國算什麼?寡人要率大秦的鐵騎,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土!”
朱由檢的眼神彷彿穿越時空,看到了華夏一片廣闊無垠的土地,看到這一片土地上,書同文,車同軌,看到紛爭被結束,國家被統一。
他要做到大一統,他要做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要做三皇五帝都沒有做到的事情,要做就做始皇帝!
當年秦王確信自己能做到這一切,而早就知曉結局的朱由檢也確信,甚至比秦王還要了解他建立的千秋功業。
作為一個亡國之君,朱由檢竟與開國之君秦王的心思在某一刻不謀而合了。
越是亡國,就越是期待建功立業,尤其是千秋之功!
就越是能理解秦王的心境,以及種種措施,更重要的是,他能夠代入進去,這是旁人所不能的。
正當朱由檢還沉浸在秦王的霸氣之際,張藝某已然放下了劇本,陷入沉思。
“能看得出來,你是一個新人,沒有過任何表演培訓經歷吧?”張藝某發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