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浩華的言語,終究是打動了潘宏業。
這部劇還是以包拯為重點,也就是周捷是不可或缺的。
圈內與周捷同一檔次的男演員,不是沒檔期,就是價格更貴,一樣的價格但人氣上又不如周捷。
可以說周捷的存在,能讓片子賣給電視臺多上百萬的錢。
“五萬片酬,能不能接受?”潘宏業問道。
賈志剛經紀人的報價是十萬塊,如果朱由檢同意打對摺,也算是一種好處。
“我沒問題。”朱由檢自無不可,他很看重錢,也沒那麼看重錢。
溫飽足夠的情況下,多少錢都不過是身外物,曾經整個天下都是屬於他的,還不是假手於人。
在明白這一點後,朱由檢對於身外物就看得很淡了。
“那我也沒問題了。”潘宏業看向其他三人。
胡明凱笑著起身,朝朱由檢伸出手:“那恭喜你加入劇組,合同的話出去有人跟你對接,半個月後進組。”
“我也很榮幸。”朱由檢依次握了握手,跟著工作人員走出試鏡間,簽下了合同。
直到這一刻,宋仁宗這個角色才是真正落到了朱由檢手中。
當然,對於朱由檢來說,這只是份工作,角色比較讓他感興趣罷了,片酬也挺滿意的。
朱由檢特意找到周捷,說道:“捷哥,多謝了,不是你我恐怕很難拿到這個角色。”
“不用,就算沒有我,只要給你一個機會,拿到這個角色的機會也不小。”周捷擺了擺手,頓了一下說道:“你只要演好這個角色,就是對我最大的補償。”
“我只是幫自己而已,沒必要感謝。”
“倒是你,才二十歲,可塑性尚在,儘量不要把自己侷限在一種型別上,尤其是別學那些港臺演員,有些我承認也很厲害,但大部分電視劇演員都是繡花枕頭。”
周捷習慣性的一頓說教,臨到最後的時候,也意識到自己有些交淺言深,拍了拍朱由檢的肩膀就離開了。
顯然,那段對港臺演員的感悟,憋在他心裡不短時間了。
朱由檢腦海中閃現過《還珠》的幾名演員,看來捷哥在他們身上沒少吃虧,受委屈啊。
港臺演員在大陸的待遇遠超內地演員早就是圈內不公認的潛規則了,隨著內地演員的崛起,這種對立情緒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會爆發。
朱由檢透過前身的記憶,和自身帝王之術的判斷,察覺到了娛樂圈的一場風暴的漩渦在緩緩形成。
自己這小體格還是離遠點好。
接下來的半個月,朱由檢在京城電影學院附近租了一間房子,一邊等待著進組,一邊平日裡進電影學院旁聽汲取營養。
本來朱由檢聽了,京電出明星,央戲出演員後,想去央戲旁聽的,但誰讓央戲管理太嚴,外人很難進入。
但這稍一瞭解,倒是慶幸自己的選擇。
央戲更多講究的是體驗派,就是將自己融入進角色,朱由檢目前恰恰不缺這方面的經驗。
相反,京城電影學院的表現派倒是給予了朱由檢不小的幫助,他目前最缺的就是成體系的表演方式。
起碼懂了表現派的技巧,以後哪怕除卻皇帝的角色,他也能勉強擔當。
而就在這半個月期間,付康緊趕慢趕終於將《崇禎的最後一天》給剪了出來,並且硬生生給運作到了六公主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