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郭攥了攥拳。
朱由檢大步流星,往故宮跑去。
立於外金水橋之上,仰望天安門城樓。
買了票,朱由檢真正的踏入了故宮。
“當年溥儀回家,也是要買票的……”
旁邊的導遊在解說,卻讓朱由檢牙齒咬的咯嘣響,回家?這裡從來不是他溥儀的家!大明江山,落入賊寇之手,嗚呼哀哉!
從午門入,過金水橋、太和門,經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覽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走御花園,出神武門。
朱由檢本以為自己會痛哭涕零,起碼會激盪起伏吧,然而,一路走下來,他卻異常的平靜。
這裡不一樣了,大明的痕跡大部分都被清朝掩蓋,就連那導遊,說的也基本是清朝的事情,令他感到好笑的是,人們感興趣的,不是朝代更迭,不是康乾盛世,而是漱芳齋,是慈禧,是和珅……
物非人非事事休。
百年千古,都做了土。
出神武門後,路對面就是景山。
即萬歲山。
也稱,煤山。
朱由檢緩步走上去,記憶中的路線,已經全然不在了,但終點,依舊在。他定定的望著那顆老槐樹,一動不動,猶如雕塑。
他上吊的那顆老槐樹,早就沒了,如今這顆,是假的。旁邊還豎了一塊碑,寫著,明思宗殉國處。
“我大明終其一朝二百七十六年,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朱由檢緩緩看向遠方,那,是明十三陵的方向。
當朱由檢來到明十三陵門口的時候,已然是黃昏。
十三陵並未全部開放,其中就包括朱由檢的明思陵,那個被戰亂毀壞、被盜墓挖掘的明思陵。
朱由檢並沒有進入。
噗通!
跪地。
磕頭。
無視周圍人異樣的眼光,沒有一句話,也沒有多餘的動作。
朱由檢就默默地跪在角落裡。
如此一夜!
當第二天的太陽昇起,當第一縷晨光映照在朱由檢的臉上,當新鮮的空氣湧入胸膛。
朱由檢沉重的身體變得輕快了些許,他這次來京城,除了睹物思人,其實也是再給自己一個交代。
崇禎已經死了,埋在了明思陵。
剩下的只是一個孤兒朱由檢,二十一世紀的群眾演員。
朱由檢也徹底釋然,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四百多年來滄海桑田,他也不用掛念從前了。
自重獲新生後心口堵住的一塊大石落了地。
他緩緩起身,很疼,但又很暢快。